日照"蓝色"外贸势头强劲 进出口额超百亿美元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截止10月底,山东日照市进出口总值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03.7亿美元,增长48.6%,成为山东继青烟威之后第4个突破100亿美元的城市。这是该市发展蓝色经济,"调""转"产业结构,主动迎合外贸发展的结果。
近年来,山东日照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全方位为企业"松绑加油减压",安排1亿元设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对企业的贴息、补助和风险补偿,鼓励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开拓国际市场。
面对国家和山东省在产业规划、生产力布局方面,特别是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大机遇,日照以实施十大临海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为契机,以临港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海洋服务业、现代海洋渔业等蓝色产业为重点,以建设鲁南临海产业区和大型钢铁精品基地为依托,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业基地"的思路,发挥港口优势和邻近日韩的区位优势,吸引临港大工业和加工贸易项目,钢铁、石油化工、汽车、船舶、浆纸、粮油加工等临港工业强势崛起,并迅速形成了产业集群。
1-9月份,山东日照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2%,完成增加值、实现利税、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5.2%、8.8%和10.4%。全市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22.2%。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增长36.6%,实现产值同比增长44.2%。以五征汽车、飞蝶汽车、威亚发动机、华海船业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增长25.1%。在日照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8家,全市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223家。亚太森博浆纸、威亚汽车发动机、森达美油脂等66个投资过千万美元的外商投资项目落户日照,形成了一支进出口额大、生产效益好、地方贡献率高的优质骨干外贸企业队伍。
前三季度,威亚汽车发动机(山东)有限公司共实现产值23.5亿元,同比增长235%。日照柠檬酸产品全球占有份额达12%左右,金禾生化有限公司成为全球柠檬酸产品最大的供应商。
日照不断增创港口优势,今后5年将投资 110亿元用于港口建设。截止10月,日照港累计货物吞吐量超过2009年达到18868万吨,同比增长22.3%,继续稳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九位,其中矿石、木片、镍矿、粮食进口量和水泥出口量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一位。今年,争取通过能力和吞吐量均突破2 亿吨,远期通过能力达到6 亿吨,打造我国重要大宗散货出口中转基地、华东地区杂货进出口中转基地、亚欧大陆桥东端区域性集装箱转运中心和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
日照还不断优化外贸发展的软环境。在日照引航站,弹性工作制和超大型深吃水船舶、特种船舶引领技术的提高,避免了船等人的现象。"多点报关"、"海运直通"、"无纸通关"、"网上付税"等新型通关模式和"提前报关"、"担保验放"、"无假日通关"等措施在日照海关的推广,加快了物流周转和疏港速度。而在今年刚刚启用的日照鲁南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口岸、港航等13家单位,为企业提供了"一站式"通关服务。过去几天办好的手续,现在一两个小时就可办结。这使得通关速度提高3倍多,企业每年节省上亿元交通和人工成本,也吸引了大量货源。
目前,日照外贸进出口态势良好。前10个月,工业制品出口比重达55.1%,比2005年提高20.2个百分点,其中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达到14.5%。对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出口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对南亚、东盟、南美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162.9%、107.9%和95.6%。预计2010年日照进出口总值将达120亿美元以上,比"十一五"末翻两番多,年均增长36.3%,外贸依存度由2005年的44.4%提高到83%。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