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视点:禁渔区为中华白海豚撑起“保护伞”

来源:厦门广电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2:26:13 

中华白海豚是世界范围内最为濒危的一类海洋生物,也是厦门唯一一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厦门湾是中华白海豚的主要栖息地之一。近年来,随着海洋环境的改善和海洋生态的修复,中华白海豚在厦门湾保持了稳定的数量,甚至有了种群恢复的迹象。为了进一步保护中华白海豚,去年10月,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发出通告,在厦门五缘湾内的海域和同安湾口湖里一侧的海域设置禁渔区。那么,这个禁渔区运行8个多月来,对中华白海豚的保护效果如何呢?

72号上午,记者随市海洋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的执法人员,乘坐执法巡逻船只在五缘湾湾口采访时,惊喜地发现远处海面上出现了中华白海豚的身影。执法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这一带海域巡逻时,时不时发现中华白海豚的踪影,这一两年,中华白海豚的活动区域,大多是在五缘湾,除了整个海域海水水质的改善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五缘湾湾口海水清澈、天然饵料丰富,没有快速船,也没有流刺网。这一带的海域频频出现白海豚美丽的身影,专家认为,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也有了逐步增加的迹象。

市海洋与渔业局资源环境保护处博士 洪荣标:从这几年的观测数据看 中华白海豚的种群有恢复的迹象 因为一个种群的恢复 没有常年的一个观测 不敢轻易下结论 它们已经恢复了 那从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这几年的观测 我们的种群是走在上升的势头 从百公里的遇见率 我们提高了 2007年和2004年对比 就提高了百分五十以上 然后还有一个每次发现的 每群的头数的多少 也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多 还有就是每群里面 幼仔的比例 也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左右

中华白海豚在五缘湾频频出现,与这里设立禁渔区有一定的关系。去年1017号,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发布了《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在厦门市五缘湾大桥以南五缘湾内海域等特定海域设置禁渔区的通告》。根据我市海域功能区划要求和捕捞作业类型的特点,我市制定了禁渔区设置的基本方案,严禁在禁渔区内开展一切捕捞和养殖行为,包括无正规组织的个人垂钓,也要受到限制。

市海洋渔业局政策法规处处长 吴东凯:(禁渔区)由两块组成 就是从钟宅到刘五店连线 还有就是五通跟澳头连线 这侧的话 湖里区一侧的海域 那这一块的话 7.183平方公里 那这是一块 二一块的话 就是我们五缘湾内的所有水面 就是2.07平方公里 那这两块加起来的话 总共有9.253平方公里

据了解,设置禁渔区在我市乃至我省都属于第一次。此前,我市每年都设有夏季禁渔期,也就是伏季休渔期。在鱼类产卵繁殖期间设立禁渔期,其目在于保护渔业资源,促进鱼类的繁育和生长,而将重要海域划定为常年禁渔区,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保护中华白海豚,并实现海域海洋功能的转变。

市海洋渔业局政策法规处处长 吴东凯:这个是我们发展海湾型城市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一个 对用海调整的需要 原来这一块的话是养殖区 现在这一块变成旅游区

虽然早在三年前环东海域综合开发整治时,禁渔区所在海域内的渔民就退出了养殖和捕捞。不过禁渔令发出之前,还有一些翔安和龙海的渔船在这片海域作业,起初,这些渔民对禁渔令并不理解。

市海洋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王辉荣:一开始不理解 一开始他认为说人也要吃饭 海豚也要吃饭 他们生活会遇到困难 那我们给他讲说你可以避开保护(禁渔)区 还有其它海域你可以去捕 那给他讲说你船开一下也不是特别远 厦门海域总共就这么大 你也不是特别远 /然后也给他讲说白海豚很漂亮你也清楚 如果(鱼网)缠到(白海豚)也不是罚款的事 那就是判刑的事 他们慢慢就接受

为了有效地对禁渔区进行监管,市海洋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特地安排了一个责任大队,对禁渔区的海域进行日常的巡查监管。

市海洋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政委 张煦荣:一种就是海上监管监察 我们的执法船艇经常在这一块巡逻 这个发现一些问题及时纠正 第二个从陆地上 岸线的巡查 / 因为这一块岸线是新形成的 所以一些休闲的设施啊 这边不断地完善 所以说人来人往的地方 这个人比较多的地方 整个五缘湾内外这块 整个休闲娱乐活动已经是比较丰富了 所以说我们对这块周边的岸线进行巡查 发展一些问题进行制止

禁渔令的颁布,对于执法者而言,有了一个明确的执法依据,对于中华白海豚而言,就有了更好的保护伞。当发现在禁渔区内的捕捞行为时,执法人员依法对其进行处罚。

市海洋渔业局政策法规处处长 吴东凯:在这个禁渔区里面进行捕捞的话 给予的处罚还是比较严厉的 一个的话就是没收你的渔获物啊 还有就是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情节如果严重的话 可以没收渔具 还有吊销捕捞许可证 特别严重的话 都可以没收渔船 这是一个 二一个 如果你在这里面养殖的话 按照我们渔业法的规定的话 责令限期拆除 然后再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市海洋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政委 张煦荣:仅在这块一年多就驱赶渔船 据不完全统计 /我们至少驱赶了几百条的渔船在这作业 第二个的话 我们发现已经在这里的定置网具 我们坚决进行拆除 对捕捞的渔船 违反规定在禁渔区捕捞的渔船 我们进行处罚 仅在这一块我们办理的案子 也是大概在二十多起

凭借着执法人员的大力宣传和严厉监管,禁渔区内的捕捞行为已经有效杜绝,海域的生态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市海洋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渔政科 林长伦:去年开始严管了几个月 总共没收了6条船 然后今年的话 我们在大离亩(屿)上设了一个监控镜头 就是可以实时监控这一块 加上这个海域现在视野很辽阔 我们一眼看过去就看到了 今年这块已经很平静了

事实上,禁渔令的目的不仅是禁止捕捞和养殖,为中华白海豚提供足够的食物,同时,实施禁渔令也是直接对白海豚本身进行保护。五缘湾到刘五店一带的海域,历史上就是中华白海豚的活动区域之一,也是中华白海豚保护的核心区。过去,很多老厦门人称中华白海豚是镇港鱼妈祖鱼,但现在在厦门中华白海豚处于高度濒危状态,数量不足100头。因此,对它的保护,应该不遗余力。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教授 祝茜:中华白海豚它面临的威胁很多 比如说 食物的缺乏 还有不仅厦门 全国各地都在建很多的围垦造田啊 争夺它的一些栖息地 面积在减少 还有就是港口的建设 船舶的运输 你可以看到因为很多的中华白海豚 特别船舶运输的时候 因为鲸豚主要是回声定位嘛 船舶发的声音会干扰它的声纳系统 所以导致它的定位失调 很容易引起螺旋桨打死 这种情况不止厦门 像珠海啊 中华白海豚分布区都有这种情况

而捕鱼网具的设置,严重压缩了白海豚的生活空间,也给喜欢到河口内湾觅食的中华白海豚布下了种种的陷阱,很容易引起白海豚被缠绕后窒息死亡。据专家介绍,我市海域就曾发现一只成年的中华白海豚,因为被渔网缠绕而窒息。因此,禁渔区的设立将有效地消除捕捞和养殖对中华白海豚生活环境的影响和危害。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教授 祝茜:因为中华白海豚是属于用肺呼吸 它一旦(触)到了渔网以后 它不能正常的呼吸 它会憋死

市海洋与渔业局资源环境保护处博士 洪荣标:我们这些网具 因为渔船网啊 流刺网对海豚的活动区域 阻断了 所以这块影响比较大 那我们设立一些禁捕区 对拓展海豚的生存空间 应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

据了解,厦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在1997年成立的,2000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在1997年,厦门市政府颁布了《厦门市中华白海豚保护规定》,对厦门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实行非封闭式管理。从2001年开始,厦门又连续几年实行大规模的养殖退出。因此,白海豚保护区内的养殖和捕捞现象迅速减少。而禁渔区的设置,也使得中华白海豚的饵料更加丰富。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教授 祝茜:因为中华白海豚主要是吃鱼嘛 现在鱼类资源的减少对于它的食物的供应 相对来说就会减少 这就影响了它的种群数量的恢复的和发展 /设立禁渔区 对它的食物的恢复 特别是鱼类资源的恢复 也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 所以这样的话 它有充足的食物 有了食物以后 对它的种群也好 对它的生长方式也好 也是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市海洋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王辉荣:随着环东海域整治以后 渔排撤出 然后白海豚的活动空间大 那原来白海豚主要是在我们环岛路黄厝这边活动 现在进到五缘湾这边来 很频繁 就说明说禁渔区设置以后饵料丰富了

不过,专家也指出,保护中华白海豚除了设立保护区和禁渔区外,还要加大对涉海工程作业的监管。2004年连续出现中华白海豚意外伤亡现象引起了大家的特别关注。在当年的429号、30号和55号,厦门海域先后发现了三只死亡的中华白海豚。专家解剖其中两只白海豚的尸体,最后得出结论是:水下炸礁工程施工作业在厦门及其周边海域频繁进行,炸礁时产生的强烈冲击波导致两头白海豚死亡。事后,厦门对于海洋作业,采取了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

市海洋与渔业局资源环境保护处博士 洪荣标:我们局里面也专门成了了这个厦门珍稀物种保护管理办公室 具体负责一线的这方面的管理 包括对涉海施工的一些企业 它的白海豚救护预案的制定啊 跟落实情况 包括像药量的控制呀 包括声强驱赶的落实

同时,有关专家还指出,目前我们对中华白海豚的生活习性和种群的状况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必须加强中华白海豚的科研工作。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教授 祝茜:我觉得如果要真正的保护好我们还要努力 包括从科研 我觉得科研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包括中华白海豚一些基础的生物学研究 我们现在知道的并不是太多 包括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