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验可用于其他国家”

来源:参考消息   发布时间:2015-05-20 20:19:05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佐利克认为,中国的增长是实用的,中国人勇于实验,中国的经验可以用于其他国家。现在没有包打天下的通用法则,各国总是要根据各自国情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努力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做法可以用于其他中等收入国家

美国东部时间83 1日,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将开始为期5天的访华之旅,这是他担任世行行长以来第5次访问中国。启程前一天,佐利克在世行华盛顿总部办公室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重点谈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年的得失、世行在中国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中国在现代化的多边主义世界中扮演的角色等问题。

入世十年证明中国智慧

《参考消息》: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 TO)10周年。10年来,我们看到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不仅体现在贸易和经济领域,也体现在对全球问题的参与方面。作为前美国贸易代表和现在的世界银行行长,您怎样看待中国入世10年来的得与失?

佐利克:我认为中国获得的成绩是巨大的。过去10年证明了当时的中国领导人追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战略的智慧。他们看到中国入世的意义远远不是一项贸易协议,而是把W TO的要求看作对中国增长模式进行结构改革的催化剂。那些改革在减贫、提高收入、创建新企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的成绩就使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减贫目标完成一半。

现在,“十二五”规划再次建议中国调整增长模式。目前中国的人均GDP约为4000美元,根据合理的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以当前美元计算可达到1.6万美元,这等于向世界经济增添了15个韩国。很难想象,如此大规模的中国经济建立在出口导向上能够被世界经济所容纳。显然,它需要转向依靠国内需求,转向更多消费。所以,2011年的挑战与2001年的挑战类似,即调整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

令我感到鼓舞的是,放弃成功的模式有时候很难,因为它需要有预见,但是我们与中国的讨论涉及中国该如何转向更高收入、和谐与创新的社会。这些都是需要问及的好问题。

中国首要资源在于人民

《参考消息》: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您提到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我想知道您是否认为中国会避免这一陷阱,或者难免落入这一陷阱?

佐利克:这正是我们与中国政府所讨论的问题。我们试着融合他们的洞见、全球经验以及我们的分析,提供政策建议。这涉及广泛的问题,例如30多年来,中国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但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现在世行与中国项目的75%实际上都与环境保护有关。问题在于,改变政策措施是否会使增长与环境可持续性更好地匹配。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中国的财政体系现代化。例如,使中国不同级别的政府收入来源与开支相匹配。许多中国地方政府缺乏收入来源,它们通过销售土地来筹资,这引发了社会问题,信用风险失控会导致金融安全问题。更现代的财政体系应当使所有项目都纳入资产负债表,使收入来源与支出更好地相匹配。

第三个问题关系到土地与劳动力改革等内容。中国需要向价值链高端转移,而这需要加强教育培训。中国在教育民众方面做得很不错,不过,中国该如何建立起导向更具创造性的激励机制,这不仅要在研发领域,还要在企业流程与系统方面进行改革。中国提出的“自主创新”政策可能会切断中国与全球技术发展的联系。如何能够设计出开放的创新战略,激发中国人的才华能量与下一代的教育,同时又与国际发展相关联?

因此,除了环境可持续性,还有推动绿色增长的问题。我认为中国开始成为发展低碳产业的前沿,未来将成为全球重要市场。到头来,中国的首要资源在于其人民。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为中国民众的发展创造适当的支持与激励机制。这将涉及城乡问题或城市化挑战。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比率约为50%,我们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率可达到70%。对于许多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他们很难获得相关福利,他们的子女入学难。这些都是中国要考虑的问题,避免丧失进城农民的潜能。

有许多关于中国未来增长模式的结构问题。这些问题都很难回答。中国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都提出了这些问题,但挑战在于如何落实。这些也是我们在讨论的问题,随着迈向2012年,中国领导人交接,这些可能会有助于中国决策者对这些问题的讨论。

30年来,从邓小平时代开始,世界银行感到自豪的是与中国的伙伴关系不仅是贷款与金融关系,而且在推动中国增长战略当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增长模式影响世界

《参考消息》:去年,您提出使多边主义现代化的概念,过去一年来,我们看到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您在这一概念方面有什么新的思考,中国在其中又扮演什么角色?

佐利克:自我加入世行,我曾多次谈到使多边主义现代化。我做了一系列演讲来阐释这一概念。例如,去年我谈到发展的民主化问题,包括开放数据和信息资源,扩大推动发展的民众范围,思考关于增长的实用经验和教训。这在许多方面都符合我们与中国的讨论。

首先,中国的增长是实用的,中国人勇于实验,在发展方式上,行得通则用之,行不通则弃之。

第二,中国的经验可以用于其他国家。现在没有包打天下的通用法则,各国总是要根据各自国情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努力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做法可以用于其他中等收入国家。

第三,我们与中国探讨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的新增长模式将在世界经济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中国该如何做出改变,在国际经济中担负起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角色。这些问题涉及增长模式、货币政策、货币升值、贸易、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等。多边主义现代化的概念涉及机构内部的变化,也涉及国际体系的变化。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