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新区观海社区,提起丁文平和她的眼镜店,居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这家眼镜店不仅是矫正视力的场所,更是一处流淌着温情的公益港湾。她扎根社区6年,用专业与热忱编织出一张覆盖“一老一小”的爱心网络,让“邻里互助”的理念化作具体可感的温暖日常。
晨光初绽,眼镜店已迎来第一批顾客。丁文平边为居民清洁镜片边叮嘱:“镜腿螺丝我给您加固了,看书时记得每小时歇会儿眼睛。”这样的场景日复一日上演,从免费更换鼻托到清洗镜片再到科普护眼知识,她将专业服务融入细微处。居民韩含抚摸着焕然一新的眼镜感慨:“这些年眼镜不知修过多少次,她从不收分文。”居民丁文勇也对丁文平的服务竖起大拇指:“周围的居民都在这配眼镜,维修服务这面不用说,非常好。”这份润物无声的关怀,让小店常年萦绕着欢声笑语。
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海人,丁文平早年外出闯荡20余载,从事眼镜维修等工作。重返故土时,她发现社区老年群体集中且行动不便,许多孩子因家长忙碌难以及时配镜,她便主动将服务重心转向“一老一小”。“我有这门手艺,就该为大家做点实事。”她将店铺转型为公益服务平台,为视力退化的老人建立“光明档案”,常年坚持免费配送老花镜,定期上门调试镜框;针对学生推出“接送式”服务,利用休息时间到校配送眼镜。有一次,已经晚上12点了,一位外地游客眼镜不慎遗失,因为要开车回家,急需一副眼镜。丁文平连夜赶回店里为顾客配镜,等游客走的时候都凌晨1点多了。类似的事情,丁文平不知经历了多少,但她毫无怨言,有时为帮助老人配特殊镜片,她都得需要辗转联系多个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