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创建全国首个海洋职业大学!习近平同志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寄予厚望,题词“春风化雨 桃李满园”
《在线学习》杂志 2025年3月刊(总第112期)发表王霖记者撰写的《推动新质生产力“入海”,海洋类职业教育如何发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福建作为海洋经济大省,锚定打造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建”,向海洋要生产力、求新增长点,正在积极培育和发展“蓝色新质生产力”。这为海洋类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新的机遇。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于1920年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是我国最早培养水产航海技术人才的摇篮之一。2000年4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为学校题词“春风化雨 桃李满园”,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寄予厚望。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光明与本刊对话时表示,学校秉承“开拓海洋、力挽海权”的创校初衷,坚持“服务海洋、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深化改革创新、突出开放融合,着力为海洋强国、福建海洋强省和厦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撑。
文章介绍,当前,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正全力创建全国首个海洋职业大学。刘光明表示,这既是服务海洋强国战略、“海上福建”建设及打造部省共建厦门职教高地标志性成果的重要举措,又对优化区域高等教育格局,填补福建没有专门“海洋大学”的空白具有积极意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学校全力提升办学层次的攻坚冲刺之年,学校将把创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高水平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途径,力争为中国式现代化‘蓝色’篇章注入新动能、做出新贡献。”
2024年12月,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海洋工程学院揭牌,服务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近海海岸工程建设运维等领域新模式、新业态的新专业亮相,将为海洋产业转型升级输送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海洋工程学院的成立是学校在积极响应产业转型升级、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方面的一个缩影。”刘光明介绍,目前该学院开设的三个专业各有侧重,其中,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专业紧密契合港口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步伐,是福建省高职院校唯一开设的专业;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主持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聚焦海洋智能设备研发,促进海洋智能产品在海洋监测、渔业养殖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海洋工程装备技术专业则瞄准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与海洋资源开发前沿,填补区域相关产业人才空白。 为进一步构建“大海洋”特色专业体系,学校始终坚持“蓝色”本色,精准对接区域现代海洋产业结构,做强海洋传统优势专业,目前已设有水产养殖技术、轮机工程技术、海洋工程技术、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文化旅游等七大海洋特色专业群,并做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交叉打造了“海洋+”“数字+”“生态+”等特色专业。 信息来源 | 《在线学习》杂志 2025年3月刊(总第112期) 原题:推动新质生产力“入海”,海洋类职业教育如何发力? 作者:王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