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域争夺·基建筑基·资本赋能:城市低空经济“三位一体”破局战略
文章来源:泛华低空经济研究院
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低空经济正从试点探索阶段迈向全域落地新周期,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爆发,各地发展低空经济的热情空前高涨。为防止“现在一哄而上,将来一哄而散”的现象发生,各地政府需结合自身实际,挖掘地区低空经济比较优势,聚集“资源整合、系统创新”,破解低空经济资金瓶颈,实现各地城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一、场景化牵引,明确城市低空经济发展要点
规划引领,下好顶层设计“先手棋”。地方发展低空经济,需紧盯国家战略布局,依据上层级低空经济规划指引,发挥地方资源禀赋优势,明确低空经济差异化定位,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低空经济顶层设计,明确路线图,形成当地发展低空经济的战略蓝图和行动纲领。
权限申请,抢抓空域资源“争夺战”。各地依托自身规划蓝图和空域承载优势,抢抓国家逐步放宽低空空域管制机遇,积极申请一定高度下的低空空域管理使用权限,并依托城市空域管制权制度优势,推动城市低空场景经营权、低空数据经营权开发,进而形成吸引低空上下游产业链资源进驻的强大驱动力。
基建先行,建好低空运营“致富路”。过去讲“想致富,先修路”,现在地方发展低空经济要先建“天路”,根据地方低空飞行活动需求,分阶段建设无人机起降场站、试飞基地维修基地、物流配送站等低空物理基础设施,以及空域管理数字平台、低空信息导航系统等低空信息基础设施,让城市低空飞行“飞得起、落得下”。
平台搭建,构筑掌控全局“智慧脑”。围绕强化区域内低空飞行智能调度和空域资源统筹管理,需要地方政府推动搭建融合城市底图数据、空域数据、气象数据等,集低空智联、低空监管于一体的城市空域开发运营平台,形成基于数字技术的低空经济“智慧大脑”,为城市空域数字化管理、自动化感知监管、低空航路航线划设等提供数据赋能服务,为低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造更多应用场景和发展空间。
场景示范,打造低空经济“应用场”。低空经济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场景的规模化落地。不同地区根据自身地理条件和城市特色产业升级需求,因地制宜在城市管理、交通运输、文旅观光、现代农业、森林防火等行业,开拓与低空经济产生深入融合的潜在场景,打造城市低空“场景库”,形成地方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清单。坚持场景牵引,以场景“化”产业、以场景“育”产业,构建低空场景开发带动低空产业育城新模式,推动低空产业与低空场景深度融合发展。
二、结构化金融,拓宽城市低空经济投融资渠道
包装重大项目,争取政策资金。国务院将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纳入专项债券资本金范围,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等政策性资金将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围绕地方低空经济发展需求,孵化包装一批以低空物理基础设施、低空信息基础设施、低空数字技术系统为主的低空“新基建”项目,制定地方低空经济重大项目库,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开发性金融、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资金红利,通过重大项目建设,形成牵引地方低空经济发展的牢固底座和强大引擎。
聚焦产业孵化,设立低空基金。全国已有20余个省市设立百亿级低空经济产业基金,重点支持无人机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场景拓展。基于对地方低空经济发展前景的科学研判,地方政府通过单独出资或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通过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加速地方低空产业孵化。发挥基金“四两拨千斤”撬动作用,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向地方低空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聚集。
拓宽融资渠道,构建金融体系。根据地方低空经济产业项目特点,立足政府引导的多层次资金支持体系,统筹运用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地方补贴等财政资金,引进金融机构创新低空经济服务产品,联动开发性金融、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探索“低空经济+数据资产”新模式,随着技术成熟和法规完善,低空经济有望在物流、应急、文旅等领域形成更多可复制的商业模式,推动金融产品从单一信贷向投贷联动、资产证券化等方向延伸,构建城市“财政资金+开发性金融+金融产品+社会资本”的低空经济结构化金融体系。
三、全过程创新,探索城市低空经济实施路径
建立“军地民”空域管理协调机制。发挥政府在低空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设立由城市主要领导牵头、重点部门参与的低空经济发展工作专班,加强政府专班与军方、民航部门沟通,建立“军地民”空域管理协调机制,统筹解决阻碍地方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政策、重点项目及核心问题,并制定详细任务清单和支持政策清单,从组织机制和政策体系层面为地方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探索“投建运一体化”合作模式。发挥地方国资平台引领作用,推动地方平台公司与低空经济专业运营商、园区运营商、头部企业、科研院所等联合组建项目公司,主导城市低空经济产业项目(园区)开发、建设、运营,探索“投建运一体化”合作模式,推动多方资源高效配置和系统整合,实现低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城市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落地“点线面体”项目建设体系。立足地方特色产业应用场景需求,加快建设一批以低空基础设施、数字技术系统为主的低空经济“点状”项目,延伸低空经济“线状”产业链、场景链,打造空域开发运营、低空协同保障等低空经济“面状”赋能平台,构建以园区、基地为空间承载的城市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体,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点线面体”项目建设体系,通过“点线面体”协同发力,推动城市构建“特色产业+低空经济”融合新生态。
面向低空经济万亿级市场蓝海,围绕地方政府发展低空经济过程中面临的任务怎么干、资金怎么来、目标怎么实现等核心诉求,泛华集团积极布局低空经济赛道,成立“泛华低空经济研究院”,联合战略合作伙伴,以智库为牵引、以投资运营为抓手、以产业运营为根本、以建设服务为支撑,构建“智库+空域开发运营+低空人才培养+结构化金融+投建运一体化”全周期服务模式,为地方政府提供低空经济系统解决方案,助力地方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