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07年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有起色
1、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有创新
一是根据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关于深化全国基层水产推广机构改革工作的意见,以基层推广机构改革为契机,对重庆市40个区县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及时将调查情况和重庆市的改革意见反馈给总站,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水产推广机构改革工作。二是在强化推广体系的公益性职能的同时,积极引导渔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发展,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实现技术推广模式的多元化和社会化,不断提高技术推广效果。
2、水产原良种繁育体系添龙头
随着重庆市水产引育种中心建设任务的基本完成,全市水产原良种繁育体系的龙头已基本定位。待该中心正式验收和运行后,重庆市水产原良种繁育体系面貌将大为改观,并将以此为中心,联合市级各骨干水产良种场,辐射带动重点苗种场和繁育大户,逐步建立全市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及生产与供应网络。
3、水生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有突破
一是有10个区县已启动了县级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的基本建设,2007年有6个已完成建设任务,为全面建设水生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完善了市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监测中心运行机制,疫病监测站、点不断增加,监测布局更趋合理。三是制定并发布了《重庆市水生动物重大疫病防治应急预案》,为水生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和重大疫病防控提供了政策和技术保障。
4、水产品质量检测上台阶
在努力完成农业部下达的检测任务的同时,加大了市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建设力度,完善了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加强了人员培训,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于2007年12初通过了市质量监督局的认证,为全面开展水产品质量检测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5、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有深度
一是加强《重庆渔业信息网》的维护,2007年对网页进行了第二次改版,拓展了服务范围,提升了网站功能。二是努力增加信息量,更好地为广大渔业从业者服务。全年共发布本地信息588篇、国内渔业信息410篇、海外渔业信息390篇、图片新闻45篇、养殖技术信息30篇、病害测报及防治信息35 篇,每天滚动显示本地鱼市行情、供求信息,分别比去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为此,重庆渔业信息网站的建设还受到了农业部总站肯定和表扬。
(二)技术推广有特色
1、重视先进适用技术的组装与推广
根据重庆的自然特点,在技术推广上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必须对一些实用技术进行重新组装,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益。2007年以来,为提高重庆市池塘渔业生产能力,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专业技术人员经过认真研究,组织配套了推广了《池塘“一改五化”成套养殖技术》,该技术在一小时经济圈推广,推广面积达10万余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此,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还将该技术确定为西部地区的渔业主推技术,即将在西部大面积推广。
2、选择适宜主导品种大力推广
根据重庆市水产品区域和结构性不合理的现象,结合市场消费趋势,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从技术推广的角度,加大了引导养殖品种的结构调整的力度,重点是引进推广主导养殖品种。2007年,重点引进了苗王云鲫、先科巨鲫,大力推广了斑点叉尾鮰、黄颡鱼、翘嘴红鲌等名优品种,取得了较好效果,有力地促进了重庆市水产品的名优率的提高。
3、加强示范,以点带面
近年来,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十分重视科技示范工作,加强市级示范点建设,以此带动各地大搞示范,以点带面。由于在沙坪坝建设的都市休闲观光渔业示范点和在巴南建设的科技抗旱保鱼示范点已初步取得成功,不仅积累了一定经验,而且更增加了建设市级示范点的信心。为此,2007年又启动了1个示范点建设,以后每年都将新建设一个示范点。
(三)人才培训有保障 一是为提高基层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2007年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组织相关人员编撰了全市统一的《乡镇水产技术人员培训教材》,为今后集中培训基层水产技术人员奠定了基础。二是举办了全市各区县水产技术骨干师资培训班,重点对水产养殖水域的水质指标和水质调控技术、名优水产健康养殖新技术、渔药使用技术及水生动物检疫基础知识进行了培训,确保了对乡镇水产技术人员培训的教学质量。三是举办了区县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实验室操作人员培训,为全面开展水生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储备了人材队伍。 (四)水生动物疫病防治与监测有成效一是继续扩大病害监测面,增加监测点,提高监测准确性,增强预报的指导性。2007年共在28个区县开展测报工作,建立了224个监测点,监测面积达到12.3万亩,监测养殖品种达到23个,基本上覆盖了重庆市不同类型的养殖水面和主要养殖品种,对指导养殖生产者预防和控制病害发生,降低病害损失,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是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鲤鱼鲤春病毒病监测任务,全年完成抽样送检2批4次27个样。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斑点叉尾鮰暴发性流行疾病学调查任务,全年完成采样送检81个样。
三是狠抓水产品检疫队伍建设,加强检疫人员素质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检疫水平。以对主城区内机场、火车站和水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实施检疫为重点,配合相关部门对超市和零售点实施检查为补充,有效地控制了染疫水产品流入市场,提高了水产品安全性。同时,通过加大检疫力度,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受到了教育,提高他们对检疫工作的认识和认可,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此外,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还加强了对区县检疫工作的指导,帮助区县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促进了部分区县检疫工作的开展。
(五)水产品质量安全有突破一是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顺利通过了市质量监督局的计量认证。二是全年抽样检验4批次、8个品种、12个检测项目,全面超额完成了市农业局下达的水产品质量检测任务。三是加强水产养殖用药指导,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指导创建健康养殖示范县(区、场)工作。四是积极参加市局统一组织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