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田蓬莱19-3油田6月中旬发生溢油事故后,直到7月5日,国家海洋局才召开发布会介绍漏油事故调查结果。
事实上,中国海上钻井平台不止一次发生溢油事故,但是公众却知之甚少。去年7月,大连新港“7·16”火灾爆炸事故后,《新世纪》周刊曾称,根据国家海洋局此前的统计,中国沿海地区平均每四天发生一起溢油事故。仅1998年至2008年间,中国管辖海域就发生了733起船舶污染事故。
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主任胡正良教授昨日告诉早报记者,现在中国对于溢油事故没有专门的信息公开规定。一般都是按照应急事件或者灾难性事件来处理,至于是否及时公布,要看企业自身的作为。
胡正良曾参加中国《海商法》、《港口法》、《航运法》的起草、《海上交通安全法》的修改,以及《国际海运条例》、《国际海运条例实施细则》、《船舶登记条例》等航运法规、规章的起草或者修改。
胡正良认为,因为海上钻井平台需要较强的实力,所以小企业干不了,基本都由中石油和中海油在运作,其央企身份使得舆论更为关注。
天津市海事局某高级工程师告诉早报记者,目前中国发生的溢油事故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短期作业船舶泄漏,中国的原油90%都要由船舶运输完成。特别是近海海域,船舶密集,极易发生泄漏。第二种就是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泄漏,特别是油井发生井喷。
多方监管体系
胡正良告诉早报记者,一旦出现溢油事故,国家海事局、国家海洋局、农业部、环境保护部和地方军区均可以进行监管。
但这些部门的分工并不相同。国家海事局负责行使国家水上安全监督和防止船舶污染、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管理和行政执法。国家海洋局在此中的主要职责是建立健全国家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应急管理体系,防范重大和突发性的溢油事故发生,提高和防范石油开发过程中的处理能力、预测能力和石油的清除能力。
农业部则主要是监管渔船污染,环境保护部牵头协调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处理,指导、协调和监督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各个军区主要管理军事船舶的安全运营。
上海市海事局某权威人士告诉早报记者,上海市海事局负责所有船舶的污染控制,而海上钻井平台从法律上讲由海洋局来负责,但是其因为拖带、移动产生的污染,则又由海事局负责。
追责赔偿机制
胡正良告诉早报记者,目前中国针对溢油事故的追责赔偿机制还是比较完善的。其中,海上钻井平台溢油事故,主要依照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和第91条的规定。
这部法律的第90条规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者,应当排除危害,并赔偿损失;完全由于第三者的故意或者过失,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由第三者排除危害,并承担赔偿责任。而第91条则规定了处罚额度,“前款规定的罚款数额按照直接损失的百分之三十计算,但最高不得超过三十万元。对造成重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船舶溢油事故,胡正华介绍说,中国依据的法律主要是《海商法》和《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规定,“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未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擅自从事船舶垃圾、残油、含油污水、含有毒有害物质污水接收作业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处5万元以上25万元以下罚款。”
胡正良介绍,当前中国对于溢油事故的处罚是很普遍的。但是在认定责任方面,船舶溢油事故的处罚对象是船舶所有人,而钻井平台则是油田的生产运营者。
前述上海市海事局权威人士告诉早报记者,一旦发生溢油事故,会根据级别启动国家级的、沿海省市级或者港口级的应急预案,海事局进行总协调和总指挥,对于油污处理则有专业的海洋清污公司来操作。
该权威人士介绍,在上海海事局管辖区域,一旦产生污染,必须进行处罚。目前,船舶在装卸过程中产生溢油事故次数较多,但是产生的污染并不是很严重。但因为船舶发生事故造成溢油事故,却占污染量的90%以上。
“上海海域目前
石油污染处于低位”
胡正良认为,随着形势的变化,相关监管法律还要继续完善。比如钻井平台的问题,随着南海等相关海域的开发,中国的钻井平台会越来越多,一旦出现问题,如何化解风险,如何在立法、技术方面进一步完善,是新课题。
国家海洋局《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海上油气开发强度持续加大,海上油气平台数量增长近1倍。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水、钻井泥浆和钻屑等污染物排海,都可能对海洋环境产生危害。除此之外,胡正良认为,溢油事故发生后污染难以量化,成为赔偿过程中最大的问题。
从国际经验来看,一旦出现溢油事故,赔偿金额往往都是“天文数字”,因为不仅要对利益相关方进行赔偿,还需要对生态破坏进行补偿。
前述天津海事局工程师表示,溢油事故发生后,除了追责,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技术体系才是关键。他告诉早报记者,现在对于漏油的处理主要有三种办法,一种是用围油栏、吸油毡材料等进行回收,一种是使用消油剂或者微生物进行降解,一种是直接燃烧。
这位工程师认为,一旦出现溢油事故就应该“谁污染,谁治理”,但很多企业并没有投入溢油应急设备,往往出了问题才想办法处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大。政府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加强清污设备和人员的配备。
上海市海事局权威人士告诉早报记者,上海海域目前石油污染处于低位,为了降低风险,现在主要有两个手段:一是加强水上交通管制,二是改进技术、提高船舶安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