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专家称日本或再发连锁地震海啸 制定预案成第一要务

来源:环球时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0:59:40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白羚报道,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消息,日前,由日本名古屋大学减灾联合研究中心地震工学专家福和伸夫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对“3•11大地震”中发生海啸的地区进行了调查。另有专家预测,“3•11大地震”有可能会进一步引发日本东海地区、东南海地区和南海地区地壳的连锁反应,从而形成西日本地区太平洋沿岸大面积受灾。
在此次“3•11大地震”中受海啸影响,在宫城和岩手两县发生海水倒灌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海拔不足5米、宽4公里的“沿海低地”。因此,地震学专家预测的东海大地震有可能涉及区域如何防御海啸侵袭,成为沿海低地避难设施规划及土地使用规划时必须考虑的焦点。
研究小组将专门负责地理测绘的题本国土地里院绘制的东北地区被水区域图与标高地图两者相比较。结果发现,在海啸中被海水淹没的地带基本处于海拔5米以下的沿岸4公里地带内,其中宫城县被水区域为327平方公里,包括沿海低地321平方公里。而岩手县的大船渡市的情况也大体相符,9平方公里的沿海低地中有8平方公里被水淹没。
专家们经过比较研究得出结论,此次发生在岩手和宫城两县的海啸因为借了沿岸的“里亚斯型海岸”地势,从而更加增强了海啸的威力,从而导致更多土地面积被水。以在海啸中受到毁灭性冲击的岩手县陆前高田市为例,海水淹没面积达到13平方公里,是该市拥有的沿海低地面积的1.6倍。
里亚斯型海岸,即海岸线的总方向与构造线走向大致直交的海岸,也称为横向海岸。由于海水淹没与海岸直交的谷地而形成。而以岩手县为中心的三陆海域就是里亚斯型海岸(属沉降海岸)。日本气象厅地震海啸监视科科长横山博文曾在地震初起时就指出,里亚斯型海岸的特殊地形有可能使海啸的巨大能量进一步被放大。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教授间濑肇也曾经指出:“据推测,冲上陆地的海水量可以与(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地震时相匹敌。而在三陆海域的那种里亚斯型海岸,有很多外侧宽广而内侧狭窄的‘三角形海湾’,越向海湾内侧,海浪就越容易升高。”当时间濑肇就已经预想到,在海湾深处等地点,海啸也许会达到30米。结果被两人不幸言中。
在宫城和岩手两县总面中,沿海低地占2%。宫城县集中于沿海低地区域的城市人口为27.37万人,占县内总人口的12%;岩手县的人口主要聚集在内陆地区,沿海低地人口仅为2.7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但因为县内重要的政府部门均减灾沿海低地区域,因此受损失也相当严重。在此次大地震和海啸过程中,两县死亡和行踪不明人口中的9成以上为被海啸卷走或直接被水淹死的。
另一方面,有专家预测,在“3•11大地震”之后,有可能会进一步引发日本东海地区、东南海地区和南海地区地壳的连锁反应,从而形成西日本地区太平洋沿岸大面积受灾。在专家的预测中,有可能受到大规模海啸侵袭的区域包括静冈、爱知、三重、和歌山、德岛、高知和宫崎七个县的沿岸地区,总受灾面积将超过东北地区的福岛、宫城和岩手三县。名古屋大学教授福和伸夫指出:“如果上述所说连锁反应式地震一旦发生,后果将是东日本大地震无法企及的。”目前,制定应对更大规模灾害的防灾减灾计划成为日本各都道府县的在重要工作。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