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大踏步进入滨海时代 将建现代渔业示范区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为区域发展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是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任务,国务院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对三大产业的发展也分别提出不同要求。对此,潍坊市“三区”推进办公室根据省市蓝色经济区规划编制的新要求,对全市重点项目重新进行了调度,从各县市区、开发区提报的1000多个项目中,初步筛选了240多个项目,纳入蓝色经济区规划重点项目库,总投资9300多亿元。
深海牧渔
建现代渔业示范区,虾蟹将成餐桌常客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半岛蓝色经济区要调整渔业养殖结构,着力培育特色品种,加快完善水产原良种体系和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水养殖优良种质研发中心、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库和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打造一批良种基地、标准化健康养殖园区和出口海产品安全示范区。
以荣成、长岛、蓬莱、莱州、胶南等海域为主体,推进生态低碳养殖,建设总体规模300万亩以上的浅海优势海产品养殖基地。以东营、潍坊、滨州等沿海地区为重点,建设200万亩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基地。以莱州、文登、荣成、无棣、日照东港区、昌邑、寿光等沿海地区为重点,建设一批优质海水鱼工厂化养殖基地和现代渔业示范区。
潍坊市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2010年11月,潍坊市发布了潍坊市渔业振兴规划(2011—2015),计划到2015年,基本形成现代渔业发展格局,使得渔民收入稳步增长和渔区社会繁荣,让老百姓的餐桌变得更加丰富起来。
对虾、梭子蟹、扇贝……这些对老百姓来说已经不是陌生的水产品,在今后更将是餐桌上的“常客”。
根据渔业振兴规划,潍坊市今后五年将重点抓好对虾、梭子蟹、扇贝、乌鳢(lǐ)、鲑(guī)鳟(zūn)鲟鱼等十大主导、特色品种,力争打造一批产值过亿元、5亿元、10亿元的品种。加快良种体系和标准化基地建设,做强做大浅海扇贝养殖、池塘虾蟹养殖、工厂化养鱼、北部滩涂贝类增养殖、淡水鱼大水面生态养殖、冷水鱼集约式养殖六大优势产业带。浅海扇贝养殖面积达到45万亩,规划建设2-3个集中连片、设施配套、规模在5万亩以上的健康养殖园区,工厂化养鱼面积发展到14万平方米,乌鳢连片养殖面积达到3万亩,冷水性鳟鲟鱼类集约式养殖面积达到1000亩,养殖总产量达到45万吨,产值超过19亿元。现代化的养殖方法将更大限度地增大渔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让百姓受益。
克服瓶颈
做大龙头企业,建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潍坊渔业公司以前的招商广告,大多都标注着“冷冻粗加工水产品”。水产品精深加工业之前是潍坊渔业的一大薄弱环节,也是制约全市渔业经济运行质量提升的瓶颈。
《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半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在烟台、威海、青岛、日照、潍坊等地要建设一批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加快建设荣成、城阳、芝罘等一批冷链物流基地。海洋水产品将告别粗浅加工。
潍坊市将紧紧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峡山库区开发的大好机遇。潍坊市渔业振兴规划表示,将充分利用和发挥潍坊市沿海土地、能源、淡水、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等条件优势,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科学化管理,在港区、库区及重点渔业产区培强做大一批以水产品加工出口为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走工业兴渔、强渔的新路子,发展产业集群,多出新品、精品,在水产品精深加工和品牌渔业上实现新突破。
在潍坊港区规划建设大型船舶修造业基地,积极发展修造船业。重点在滨海、寿光、昌邑、寒亭、诸城培植产值过亿元的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家以上,产值过千万元的水产品加工骨干企业10家以上;船舶修造厂发展到15家以上,年修造能力达到200万吨,实现产值100亿元。
海洋文化旅游
主打休闲牌,将重点突出渔业风俗文化
《规划》提出,要突出海洋特色,推动文化、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文化和体育产业基地,打造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目的地。
按照规划,山东蓝色旅游品牌的打造,主要是设计海洋旅游带、海岸旅游带、滨海腹地旅游带三条“精品线路”,给百姓不同的旅游体验。
根据潍坊渔业振兴规划,在海洋文化旅游业发展中,潍坊将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休闲渔业。
潍坊市将在海区、库区、城市郊区、重点产区、旅游网点等构建一批集垂钓、餐饮、游艇、渔家乐、赶海游等于一体的渔业休闲观光区。潍坊市将全面整合旅游资源,重点突出渔业风俗文化,加快发展滨海渔业特色旅游。
潍坊市还将建设大型渔具、观赏鱼市场1处;建设大型观赏鱼培育基地3处;建设大型休闲渔业娱乐场所10处以上。
◎新闻链接
山东半岛将打造滨海特色旅游带
根据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规划,山东半岛要打造滨海特色旅游带,分为海洋旅游带、海岸旅游带和滨海腹地旅游带。
海洋旅游带
以海域和海岛旅游开发为基础,制定邮轮航线规划,建设邮轮、游艇码头,推动青岛成为国际邮轮航线母港,烟台、威海、日照等成为停靠港,大力开辟区域性邮轮线路,规划建设国家海洋公园,提供海上看半岛、邮轮、游艇旅游、海岛度假等新型旅游生活体验。
海岸旅游带
在现有海岸旅游的基础上做延伸性开发,提升蓬莱、海阳、文登等旅游度假区发展水平,逐步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形成以沿海城市、旅游度假区为主体,以近岸风景名胜区为支撑,以温泉旅游、乡村旅游、葡萄酒庄、潍坊风筝和木版年画、东营和滨州湿地等旅游资源为重要补充,与海洋旅游带协同发展的海岸旅游度假连绵带。
滨海腹地旅游带
以沿海6市中的14个内陆县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挖掘青州佛教、临朐山旺古生物化石、诸城恐龙化石、莒文化、栖霞牟氏庄园等文化旅游资源,提升沂山、云门山、五莲山、浮来山等生态旅游品质,形成独具特色的滨海腹地旅游带。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