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英民:2010年与“十一五”山东海洋与渔业

来源:海洋财富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1:50:42 

我们这次会议是在刚刚进入“十二五”,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最近召开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动员大会精神的一次再动员、再部署。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回顾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工作,明确“十二五”发展思路和重点,部署2011年海洋与渔业和行风建设工作,推进全省海洋与渔业在新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2010年和“十一五”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成就显著,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过去的一年,全省海洋与渔业系统紧紧把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坚持推动当前工作和谋划长远发展两手抓,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保持了海洋与渔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预计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7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全省水产品总产量783.4万吨,比上年增长4.0%,渔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896.7亿元、54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4%12.9%。渔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达到10416元,比上年增长8.9%。各项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主要抓了六项工作:

(一)深入研究谋划,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发挥了决策参谋作用。认真谋划“十二五”,是贯穿系统上下去年全年的一项工作重点。年初我们就确定开展“调查研究年”活动,并专门下发通知,确定了五个方面的重点。各地精心组织,深入调研,形成了一批较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别于7月份、11月份召开了由各市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理论读书会和专题研讨会,认真研讨海洋与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和“十二五”工作思路、发展重点和目标任务,在如何适应全省发展战略提升的新形势、提高海洋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做大做强现代渔业等方面形成了广泛共识。将省人大听取省政府关于加强海洋管理和发展现代渔业汇报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契机,精心组织,积极配合调研活动,认真提出报告和建议,得到了省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和评价。省厅抽调骨干力量,系统上下积极配合,认真参与编制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海洋经济试点省总体方案,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做出了积极贡献。围绕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组织制定了集中集约用海、海岸与海洋空间布局、现代渔业等17个专项规划,形成了上百万字的规划文本。工作量之大,成果之多,前所未有,从而大大提升了海洋与渔业的地位和社会关注度。积极争取海洋大项目建设,全年省级以上财政海洋投入4.04亿元,提高了海洋开发与保护能力。

(二)突出重点任务,科学管海用海实现新突破。修编海洋功能区划和推进集中集约用海是去年两大工作重点。搞好新一轮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修编,是打造蓝色经济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事关今后10年全省海洋产业发展布局和结构,各界广泛关注。我们实行领导和专家相结合的方式,经过认真调研、公示、听证、论证等基本程序,多方协调,数易其稿,现已基本成型。在集中集约用海方面,去年龙口湾、潍坊滨海新区、董家口港区、烟台东部新城、蓬莱西海岸5个区域建设用海规划业经省政府同意,报送国家海洋局审批。其中迄今我国最大的海上人工岛群规划——龙口湾临港高端制造业聚集区建设用海规划,已经国家海洋局批复,标志着我省集中集约用海实现了从理念向行动的实质性突破。协调丁字湾沿岸两地三市编制了丁字湾海域控制性建设用海规划,提出了区域建设用海与生态整治相结合的新路子。进一步规范海域使用审批,对国家和省重大建设项目,主动协调,靠前服务,保证了项目用海需求。全年审批建设用海面积1700公顷,其中集中集约用海占38%,我省建设用海正在发生积极的结构性变化。加大省管项目海域使用金征缴力度,全年省管项目征收海域使用金6.67亿元。

(三)狠抓关键环节,海洋环保工作有了新拓展。监测评价修复保护,是海洋环保工作的关键环节。去年沿海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基本形成了以省级监测机构为龙头、市级监测机构为骨干、县级监测机构为基础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开展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趋势性检测和入海河口、排污口、重点增养殖区等22个项目监测,对重点海区进行了系统评价,为全省海洋管理保护提供了有效服务。加快海洋保护区和海洋公园建设,选划建设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14,是我省建设数量最多的一年。积极推进海洋生态修复治理,启动了莱州湾等重点海域生态整治工程,实施了海湾岸线生态修复试点和滨海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取得较好成效。严把海洋工程环评关,坚持环评报告书预审、委托咨询、专家评审、省厅审查等五项制度,有效提高了环评质量及严肃性。加强海洋预报减灾体系建设,建立了海洋预报远程视频会商系统,在绿潮、风暴潮、海冰应急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把海洋环境保护纳入生态省建设专项考核。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海洋生态补偿费的征收工作。

(四)实施“双十”工程,现代渔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认真组织编制和实施省政府出台的《山东省渔业振兴规划》,围绕渔业“双十工程”,着力推进重点工程、重点园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品牌建设。养殖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十大品牌中海参、对虾、扇贝三个品种产值分别达到130亿元、50亿元和50亿元。以海淡水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及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渔业资源修复规模进一步扩大,效益明显。远洋渔业有了可喜进步,远洋作业渔船达522艘,特别是336艘赴朝鲜东部海域作业渔船,效益十分显著。水产品加工业呈现精深化、高档化和国内外市场并举的良好态势,扩大国内市场成为水产品加工企业的战略转变。大力提高渔业产业化、标准化、组织化程度,从源头抓起,整体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全省已制修订渔业地方标准155项,基本覆盖了主要养殖产品。扎实开展无公害水产品产地、产品一体化认证和健康养殖示范区建设,无公害产地、标准化示范基地面积均占养殖总面积的40%以上。加大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全年苗种、产地水产品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3.7%97.6%,均比上年有新的提高。品牌打造和市场开拓取得积极成效。省厅和各地在西安、北京、济南、香港等地举办了大规模的推介活动,扩大了山东优质水产品的影响,进一步拓展了市场。水产品对外贸易回升明显,全年出口水产品101万吨,创汇39.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18.3%,其中本地水产品加工出口增长36.4%,成为突出“亮点”。支渔惠渔政策进一步加大,资源修复、渔港建设、标准化池塘改造等方面的投入大幅增加,全年省级以上财政投入达11.89亿元(其中燃油补贴7.84亿),进一步夯实了渔业发展基础。渔业燃油补贴政策顺利实施。渔业互保事业健康发展。启动了全省渔业基本情况调查,信息数据采集、登记、分析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五)强化成果转化,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海洋与渔业重大科研项目深入实施。全省各类在研项目302项,取得渔业科技成果6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4项。海参、大菱鲆、中国对虾、海带等品种的优良品系选育获得新进展,中草药替代抗生素防治鱼病技术、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黄河三角洲刺参池塘生态养殖新模式等取得新成果。我省申报的“典型人工岸段生态化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两个国家重大海洋公益科研专项批准立项。海洋资源环境综合调查与评价(908专项)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广泛应用于海洋开发与保护,为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编制提供了基础数据。科技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经科技部批准的国家贝类工程技术中心落户我省,山东省海洋生物工程产业化基地、农业部海水鱼鲆鲽遗传育种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新认定省级以上原良种场17处,总数达到54处,原良种繁育量达到1000亿单位,繁育能力明显提高。渔业科技入户工程深入实施。省级科技入户示范县达到31个、市级13个,主导品种平均亩产量和亩效益分别比去年增长8%10%以上。

(六)推进法制建设,执法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取得新突破,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费和损失补偿费管理暂行办法》,实现了当年立法、当年实施、当年见效。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养殖水域滩涂发证登记工作的通知》,有力地推进了水域滩涂养殖证发放。海洋监察执法工作成效显著,组织开展了“海盾”、“碧海”,世博会、亚运会海底光缆巡护、海岛保护等专项执法行动,查处了30余起违法围填海案件和89起涉嫌海洋环境违法行为,有效维护了我省海洋开发利用秩序。重点开展伏季休渔、外省跨界作业渔船整治、涉朝韩敏感水域渔船管理三大执法,渔业执法工作有序推进。平安渔业建设取得新成效,为近700060马力以上渔船配备了AIS防碰撞终端,在沿海建设完成了13AIS接受基站,启动了渔船智能化识别系统建设,联合开展了我省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渔船遇险应急救援联合演练,提高了联合应急救援能力。全省渔业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安全事故发生率和死亡失踪渔民同比分别下降33.3%60%

2010年各项工作取得的好成绩,为“十一五”全省海洋与渔业发展划上了圆满句号。5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系统上下团结一心,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知难而进,干事创业,海洋与渔业事业众多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5年来,海洋战略地位空前提升,大力发展海洋事业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突出亮点。立足国家和全省改革发展全局,用心谋划、宣传、推动海洋工作。继2007年省委、省政府召开高规格的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年初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经国务院正式批复,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提出,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增长极,突出了海洋特色,彰显了海洋地位。经过五年的发展,海洋经济总产值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7.4%。从“海上山东”的提出到蓝色经济区的实施,标志着我省不但对海洋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而且是经济发展思路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经济发展结构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和展开。

5年来,海洋利用方式实现重大转变,海洋综合管理不断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迈进。全面贯彻落实《海域法》,严格实施“三项基本制度”,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优化审批程序,严把审批闸门,从根本上改变了海域使用无序、无度、无偿的局面,保证了项目用海质量。5年间,全省累计确权发证的各类用海面积31.4万公顷,其中建设用海9000公顷,为400多个重大工程项目提供了用海保障,促进了沿海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大胆探索集中集约用海新路子,按照海陆统筹的原则,集中连片适度开发利用海域资源,纳入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这些项目的实施,必将成为重要的海洋经济园区和载体,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和提升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结构。

5年来,环保优先的认识大大提高,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强化。海洋环境保护列为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了沿海各级政府环保工作考核目标。全省海洋环保规划、制度、监测体系初步建立,海洋环保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向好。重点海域生态修复与环境整治有效推进,海洋公园和各类保护区建设得到高度重视和加强。全省已建立各类海洋与渔业保护区86处,总面积达108.1万公顷,其中海洋保护区面积占近岸海域总面积的32.4%。海洋生态补偿和损害赔偿制度建设取得重要突破,海洋防灾减灾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各级对海洋环保和生态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海洋环保地位越来越重要。

5年来,现代渔业建设成效显著,渔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坚持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渔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外向化、科技化、产业化“六化”战略,加快建设以山东半岛为主体的现代渔业经济区,实施以渔业资源修复和标准化池塘改造为重点的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有效提升了渔业形象和综合生产能力。全省水产品产量、渔业总产值、渔业增加值和出口创汇比“十五”末分别增长17.8%88.6%62.6%41.8%,四项统计指标连年位居全国首位。全行业质量品牌意识显著增强,以十大渔业品牌打造为引领,冠以胶东、黄河口、微山湖等商标的一批名优水产品影响逐步扩大,预示着我省渔业品牌时代的到来。渔业发展为保障城乡居民生活基本需求、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积极贡献。

5年来,依法管海(渔)水平不断提高,保障了全省海洋与渔业可持续发展。海洋与渔业法律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一些关键领域的立法取得重大突破。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文明执法窗口创建活动不断深入,渔政、海监、港监等执法能力不断增强,有力地维护和保障了国家海洋、渔业权益,海洋与渔业开发秩序和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海洋与渔业部门的职能不断拓展和强化,依法管理能力、指挥调度能力、重大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等不断提高,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十一五”全省海洋与渔业成就显著,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5年,是海洋地位提升最快、海洋管理创新最多、渔业发展变化最大的5年,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要乘势而上,加倍努力,不断创造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

(王诗成整理提供)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