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作为我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有着长达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众多优良天然海湾,悠久的海洋经济历史。“现在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生物医药业等一大批海洋产业在这里孕育而生,其增加值均位居国内前列。这些都为山东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黄河流域‘大龙头’打下坚实基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费云良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说道。
“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去年4月份视察山东时做出的重要指示。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明确要求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指示。今年4月,国务院批准关于开展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请示中,同意把山东作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之一。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目标是,面向日韩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广大西部内陆腹地,成为山东省和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从山东省建设厅获悉上述信息。
构建山东发展新高地
山东半岛沿海分布了200多个海湾,大部分都还处在未开发的状态,可建万吨以上吞吐量的港口就有50多处。其中青岛、烟台、日照港(600017,股吧),是我国北方仅有的三个过亿吨的大港,占全国港口吞吐量的15%。
“山东依靠山东海岸优势,把握海洋经济增长新趋向,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标志着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将实现新的突破,意义重大而深远。”山东鲁东大学蓝色经济研究所所长刘良忠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海洋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海洋经济已日益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增长级。
山东省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船舶工业、滨海旅游业等传统海洋产业,已经具备了比较厚实的基础。刘良忠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必须大力推进产品和技术升级,培育高端产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从深海资源开发、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源利用等实体经济,到海洋金融保险、海洋产品期货等虚拟经济,这些都是有望发展成为海洋经济的大产业。
“蓝色经济的一大特色是以高端技术引领高效产业的发展,有了科技与人才的支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将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费云良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介绍,2009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达到5346亿元,居全国第二位。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超过60%,而我国一半以上的海洋科技人员均出自山东,如此多的优势为山东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增加了重要砝码。
目前,山东省前期经过长期的探索积累,现已拥有海洋科研、教学机构56所,海洋科技人员1万多人,占全国一半以上。山东省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是全国海洋科技力量的“富集区”,拥有海洋科研、教学机构55所,包括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一大批国内一流的科研、教学机构,1万多名海洋科技人员占全国同类人员的40%以上。
费云良预言,依靠山东海洋科技优势,开发海洋的蓝色经济必将引发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使得山东在全国乃至全球可以形成的特有优势产业,构建山东经济发展新高地。
山东省省长姜大明此前也指出,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将与国务院已经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一起,实现山东整体协调发展。
成就黄河流域“大龙头”
“历来咱们中国人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巨龙’,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就是未来黄河流域发展的‘大龙头’,对整个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将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刘良忠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介绍,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国家已经在沿海地区确立了“5个流域”的龙头地位,广东作为珠江三角洲的龙头、上海作为长江流域的龙头、广西作为大西南地区的龙头、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的龙头、辽宁作为东北三省的龙头。
随着流域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也迫切需要一个“龙头”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费云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打造有着客观条件和良好的基础。
山东半岛拥有3000多公里海岸线,近海海域17万平方公里,超过山东省陆域面积。山东半岛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北临渤海湾经济圈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西连黄河流域,南接长三角,处于东北亚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这使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打造成黄河流域发展的“大龙头”具有先天地理优势。
处于环渤海经济圈、黄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山东海洋产业总体规模在国内位居前列,多项指标在全国排名第一。在过去的30年里,山东省依托长3000多公里,占全国的1/6的海岸线,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开发海洋矿产资源,使得山东半岛始终是我国海洋经济最活跃地区之一,这无形中为带动整个黄河流域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国内首个以海洋经济为鲜明特色区域板块,放在黄河流域来定位,除了上面的区位和经济优势外,还需要一个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和能带动整个流域发展交通要道。”刘良忠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等国家重要港口的云集,以及从日照出发到新疆到的“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开通,无疑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成为黄河流域“大龙头”再添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