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崛起在半岛中心的现代化生态型湖滨城市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一
莱西市没有海岸线,但是莱西人并不遗憾,因为这里也有水。
在莱西辖区内,分布着大小河流61条,水库56座,其中淡水资源占青岛市淡水资源的五分之三!
如何推介自己的城市特色? 2003年,莱西聘请同济大学专家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编修,确定了构建“ 湖河相连、绿水环绕、湖城河一体”的城市建设方向,着力构筑“现代化生态型湖滨城市”。
河网互通初具水系大景观。
从水系上讲,莱西境内多数河流都属大沽河支流,保护好大沽河对于新城市定位有牵一发动全身的意义。自 2001年以来,莱西先后拒批可能对大沽河造成污染的项目30多个,其中千万元以上的大项目10多个。
同时,莱西先后投入 3000多万元,完成大沽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4平方公里,新增水源涵养区60万亩。 为从根本上解决大沽河污染问题,共关停大沽河沿岸造纸、电镀等污染企业9 家,转产、搬迁企业30多个。 累计投入3亿多元,建设了日处理污水8 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姜山污水处理厂等4 个污水处理厂,无论规模,还是数量,在全国县级市都是不多见的。
在城市开发建设中,莱西人筑渠引水,挖土成湖。在建筑上,克服以高为美的倾向,注重水与建筑的和谐,丰富和完善“水”、“绿”特色。
作为莱西城市特色水系大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洙河公园景观改造一期工程目前已经临近尾声,包含子母水车、架空引水渠、曲水流觞等六大景点初露端倪。
经过几年实施建设,目前炉上河、沙岭河、白马河、月湖与莱西湖、大沽河、洙河也已经串联互通;大沽河和洙河两条城外河流已经成为城市的新景观;大沽河、 洙河上修建了 6 座橡胶坝,形成了靓丽的城市蓄水景观……以点带面,流水相连,莱西特色水系大景观已初具规模,形成了“ 水中有城、城在水中、城在绿中、 绿中有城” 的生态体系。
五湖联动凸显生态旅游优势。
莱西湖、青山湖、龙泉湖、月湖以及姜山湖像五颗明珠把莱西装扮得晶莹剔透。
在市区北部,总库容 4.02亿立方米的莱西湖是莱西建设生态型湖滨城市的依托。莱西市从 2005 年开始对莱西湖保护性开发建设,依托 56 平方公里水面,围绕水库管理和水源区保护,湖区已形成滨水生态引导区、坝下综合服务区、滨水休闲体验区、 水上浏览区、 休闲度假游览区、 田园风光游览区、 生态观光游览区七大功能区, 42公里的环湖路更是把莱西湖装扮一新,今年已先后举办了两届全国性环莱西湖自行车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自行车高手参赛。
城区内的月湖,早已成为莱西人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青山湖以及湖畔的大青山,已建成了省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 95% 以上,是青岛地区最大的成片林基地和自然保护区。
在城区南部,姜山湖的开发呈后发之势。姜山湖区总面积达20000 多亩,白天鹅、灰鹤、白鹭、野鸭等 20 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在这里栖息。水、苇、鸟、鱼、树、浮萍有机结合,构成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水波荡漾,苇蒲摇曳,群鸟翔集……在姜山湖行走,眼前的景象让人难以相信这是置身中国北方而非江南水乡。
2007 年,青岛泰林涌集团投资 31亿元,进行保护性开发。 今年,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也加入到姜山湖的保护性开发之中,要把姜山湖建成知名的自然景观旅游区。据介绍,姜山湖生态公园将建观鸟台、千鹿野生动物园、姜山二衙、黄土台、垂钓园等自然观光景点,周边将配套建设越野车训练场、马术俱乐部和游艇俱乐部等休闲旅游场所。届时,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和会展于一体的高端自然旅游度假城将呈现在眼前。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莱西市“五湖联动”旅游框架上的重要节点。
环境提升吸引服务业项目竞相涌入。
莱西的生态城市建设效果直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4.53%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37 平方米,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4 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 97% ,大沽河莱西段水质连续7年达到了功能区标准。 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商业、餐饮业资本竞相涌入,使莱西初显半岛“生活中心”的雏形。
目前,莱西已有悦海喜来酒店、源杰大酒店等四星级宾馆两个,三星级宾馆两个。今年正开工建设的是两个五星级宾馆和两个四星级宾馆。
在风景如画的洙河岸边,正准备开业的五星级酒店青岛豪邦度假村二期张灯结彩,内部装修已经结束。它的正式营业,将把莱西的餐饮娱乐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
而随着总投资18亿元的青岛联富国际装饰城的成功奠基,缤纷五洲商业广场和利群莱西购物中心的全面开工,以及总投资5 亿元的乐购项目的顺利签约,莱西城区商业呈现全新格局,并出现了四个商圈:以利客来莱西购物中心、青岛良茂凯悦有限公司、缤纷五洲商业广场为中心的中部商圈;以利群集团莱西购物中心、胶东建材市场、三木装饰市场为中心的南部商圈;以青岛联富国际装饰城、利群莱西购物广场为中心的北部商圈;以乐购项目、温州商贸城、裕隆汽配城为中心的西部商圈。这些商业中心给莱西提供了与青岛市区规模和档次几乎相同的购物消费品位。
今年以来,莱西市服务业增加值已超过 130亿元,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达到37.7% 。
二
莱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应当归功于莱西人精心培育和扶持的龙头企业。目前,该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 543户,其中万福、九联、 东生三个集团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莱西人用工业化的手段,将田野变成了一座座工厂,耕地成为企业的一个个生产车间,农民成了农业车间工人。如今,35万亩规模化种植基地和 820 处规模养殖场,将全市80%以上的农户和耕地纳入了产业化经营体系,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 来自于农业产业化经营,40% 的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转向国际化经营。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924元。
国际市场设置的一道道绿色壁垒,曾把莱西人“卡”在门外。如今莱西人自念“紧箍咒”,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不管是种植还是养殖都有章有法。该市制定实施了 18个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投入1000多万元,建立健全了产品质量监测体系。
“日本要求的农残检测项目有40多项,而我们要检测 100 多项,早已经跨越了他们设置的绿色壁垒。”九联集团董事长王振江自豪地说。
莱西通过市场建设体系、品牌创建体系、合资合作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开拓国际市场,使全市6大系列、 100多个品种的农产品取得国际市场通行证,形成了奶牛、肉鸡、生猪、蔬菜、果树、花生六大主导产业。2009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70万吨,居全省县级首位。 九联集团的“自然鸡” 飞过“ 高门槛”,摆上日本千家万户的餐桌。花生加工企业则积极实施“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出口花生 15万吨,占全国花生总出口量的 1/4 ,成为全国最大的花生加工运销集散地。
三
金秋,莱西的收获令人振奋:首都开发集团投资120 亿元的姜山湖生态旅游开发项目正式签约,加上青岛泰林涌集团投资的31亿元,总投资达到151亿元;先后引进 2个投资各50亿元的生态休闲旅游开发项目对莱西湖进行保护性开发… …
翻开莱西的项目表,令人振奋的大项目远不止服务业。上半年,共引进总投资 18.5 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项目 15个,其中投资3000万美元的阿菲尼亚制动系统项目由全球汽车配件销售第13位的美国阿菲尼亚集团投资兴建;投资1200万美元的鑫吉格液压机械是该市首个欧洲机械加工项目;引进伊科思新材料二期、第派斯新材料、威东科高分子材料等新技术、新材料项目9个,总投资 42.4亿元。
莱西,作为胶东半岛中心位置的内陆市,何以有如此强劲的招商势头?该市市委书记王久军的话颇耐人寻味:“莱西除了靠打造胶东一流的投资环境外,调整合理的产业结构也是吸引客户的重要因素,大项目带动产业升级,产业基地建设反过来再吸引大项目落户,形成了莱西特色的‘大项目效应’。”
近年来,莱西在转方式调结构上的重点和方向十分明确,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的机遇,突出产业特色,积极承接半岛城市的产业转移,坚持差异竞争、错位发展,重点打造六大产业基地,逐步培育出一批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国际领先、国内最大的合成橡胶研发生产基地。依托总投资34亿元的伊科思新材料和第派斯新材料,胶东半岛隆起了一条新兴橡胶产业带,总投资超过100 亿元,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橡胶化工产业链,5 年内实现销售收入过百亿、税收10亿元。
——世界领先的子午轮胎生产基地。依托总投资 5.35 亿美元的耐克森轮胎,形成年产 2100 万条子午轮胎的生产能力。相当于再造一个韩国耐克森轮胎的产量,将成为全国最大的轮胎生产基地。
——先进机械加工制造基地。依托已建成的华翔航空科技、 吉明美、金华、海松机械、泰新机械等企业和在建的阿菲尼亚制动系统、青岛发动机厂等项目,扩大机械加工项目规模,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从配件生产到整机生产的跨越。其中,华翔航空科技总投资 1500万美元,正在进行30多项技术产品的研发和试生产。项目已通过国际航空行业AS9100标准认证;金华集团莱西产业园总投资 3.6亿元;阿菲尼亚制动系统总投资3000万美元。
——高端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基地。按照“三湖两河一山”的开发规划,依托堤湾水库旅游开发、白鹭湖温泉度假村、产芝水库生态休闲旅游开发等项目,打造半岛休闲度假次中心、餐饮娱乐次中心和消费购物次中心,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半岛商贸物流基地。依托中盐青岛盐业、胶东联富商贸城、利群购物中心等龙头项目,充分发挥半岛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打造半岛消费购物和商贸物流中心。
——国家级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示范基地。依托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新天地静脉产业园,抓好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确定的第一批“城市矿产”示范项目,投资5.73 亿元建设半岛废旧电子产品及废金属集散交易市场,打造成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推广基地、环保装备制造业基地、污染物减量化示范基地、环保产业人才培训基地。
为进一步优化工业发展布局,该市规划整合了南部、城区、西部三大工业组团和六个特色工业小区,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去年以来,共安排三大组团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30 项,概算投资7.5 亿元。按照“大项目进园区、小项目下乡镇”的思路,搭建起项目落户的平台,促进了项目集中布局、集约发展。截至目前,三大工业组团累计落户外资项目360个,总投资 17.2亿美元;落户内资项目 680 个,实际到位资金124亿元。
实施大项目带动是莱西一贯坚持的重要战略。今年,该市确定了“双百”战略和“双50” 工程,即登门拜访100户已经落户的内外资大企业,到国内外100 家大型企业登门招商;做大做强现有企业。抓好 50 户骨干企业培育和 50户中小企业,年内确保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15户以上,税收收入增长 30%以上。3—5 年内,把伊科思新材料、耐克森轮胎等大企业培育成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骨干企业。
四
莱西,是一片进取热土——且不说她内涵厚重、 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且不说山青水黛、物华天宝的资源财富,单单那一流的软硬环境,早已成为海内外客商竞相旅游投资的首选!
“阳光政府、服务政府”,是莱西的一张温馨名片!
发展环境可以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这个市以新建8000 平方米行政服务中心为载体,在全省率先推行建设项目“一口收费”机制,将建设项目收费进行了梳理规范,凡是收费标准有弹性的,一律按最低标准收取,并向全社会公布。同时,开发出集中收费软件,利用计算机程序的“刚”性,将涉及城建、国土资源、 房管等 10 多个部门、占全市规费收入 80% 以上的 39 项收费标准和政策制度固定化,建设项目申请人只需到这一个窗口,就可缴上39项收费。
“一口收费”机制,在方式上变分散收费为集中收费,在标准上变有弹性为无弹性,在操作上变暗箱为阳光,着力打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行政环境,不仅方便了项目建设者,杜绝了“关系费”、“人情费”,而且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促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
在服务环境上,莱西市还坚持领导包帮、 倒排工期、 限时办理、 定期回访等制度,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环境。
“阳光政府”、“服务政府”得到了全市百姓乃至前来投资者的充分肯定。在青岛市组织的2009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电话民意调查中,该市得分为86.5 分,在连续两年位列五市第二位后,首次跃居五市第一,并连续两届成为山东省文明城市!
一流的园区建设是莱西的一张闪亮名片!
现代化的工业园区是城市经济起飞的重要载体。
莱西确定的“工业支撑、项目主导、 园区承载、 集群发展” 总体思路,始终高度重视载体建设。为了实现集约布局,这个市不断完善三大工业组团和六个特色工业小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尤为自豪当属一流的南部工业组团。
南部工业组团位于莱西市南部的姜山和李权庄两镇,该组团处在烟青公路工业带上,交通便利,区内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九通一平”,是山东半岛地区唯一接通天然气的工业园区。
在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中,南部组团被确定为青岛市轻工业功能区,重点发展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电及配件、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将成为青岛市重要的轻工业基地。而即将建设的青荣城际铁路、青龙高速公路都在这里设立了出口和站点。届时,南部组团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在此基础上,今年,莱西又投资5亿元在南部规划建设30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园,着力打造高端产业聚集区。
伊科思新材料、第派斯新材料、耐克森轮胎、华翔航空科技等高端项目、大型项目、成长性强的项目纷纷落户。目前,南部组团已落户内外资项目 400多个,形成了橡胶化工、 纺织服装、 机械电子、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环保科技等六大主导产业。
莱西市地处胶东半岛的地理中心,位于青岛、威海、烟台、潍坊4个对外开放城市之间。总面积1522平方公里,人口 73.1万,辖11处镇、4处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距青岛港 110公里,在青岛市1小时经济圈内。境内同三高速公路、 潍石公路、 济烟铁路横穿东西,另有2条国家级公路、5条省级公路交会本市,系胶东半岛的交通枢纽。不久将修建贯穿莱西的青荣轻轨项目,下步还将修建青龙高速。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这是莱西独特的优势,也是莱西未来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莱西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的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发挥连接东西、贯穿南北的枢纽作用,积极承接半岛城市的产业转移,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在推动胶东半岛科学发展中实现快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