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小海龟放生大海后会游向何方?它们会比较喜欢回到自己的出生地繁衍下一代,还是回到印象更为鲜明的放生地?这个问题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而这正是新加坡海底世界与日本名古屋港水族馆及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为配合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于日前联手启动的2010年保护海龟行动所希望找到的答案。
据新加坡 《联合早报》报道,这次在新加坡姐妹岛放生的18只海龟都属于被 《新加坡红色资料书》列为极度濒危的玳瑁海龟。这些小海龟虽然在日本出生,但它们其实是新加坡海底世界于1997年捐赠给名古屋港水族馆的5只玳瑁海龟的第二代人工养殖的后代。
3个月前,名古屋水族馆把这13只小海龟千里迢迢运到新加坡并在此放生,让这群 “日本籍”小海龟能够 “认祖归宗”。其中8只3岁大的小海龟背上都装有卫星追踪仪器,以便跟踪到它们所在的位置,供学者对其洄游路线进行研究。名古屋港水族馆海龟繁衍及研究计划主要负责人齐藤知已表示,了解海龟的洄游习性将有助于为玳瑁海龟创造良好的繁衍环境,帮助它们大量繁衍下一代,从而为保护玳瑁海龟尽一份力。
除了这13只“日本籍”小海龟外,新加坡海底世界还在该国国家发展部政务次长孟理齐博士的带领下,将5只 (3雌2雄)15年前被人非法偷运至新加坡的成年玳瑁海龟放归新加坡海域。这5只成年玳瑁海龟和那5只1岁大的“日本籍”玳瑁海龟背上虽未安置卫星追踪仪器,但它们的脚蹼上都装有身份标签,如有公众在任何地方发现这些海龟的踪迹,都可通知新加坡海底世界或日本名古屋港水族馆,以便他们能更好地掌握海龟们的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