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专家联手拯救海上“大熊猫”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3:16:49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713~15日,2010海鸟保护暨海洋保护区管理国际论坛在浙江象山召开,60余名与会者来自北京、山东、福建、浙江、台湾和香港等地以及美国、日本。这次会议是海峡两岸和国际专家首次共聚一地,对海鸟保护和海岛保护区管理进行学术研究,对海岛保护和管理进行经验交流。会议讨论的重点是被誉为 “神话之鸟”的黑嘴端凤头燕鸥 (别名中华凤头燕鸥)。这种鸟于1861年在印尼东部被首次发现,在中国自1937年于山东青岛沐官岛采集到21只标本后就没有了记录,直到2000年在我国台湾的马祖列岛被重新发现后,又于2004年在浙江象山韭山列岛发现了20只成体,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在浙江舟山五峙山列岛繁殖成功。台湾马祖列岛、象山韭山列岛和舟山五峙山列岛是黑嘴端凤头燕鸥目前在全球已知的、仅有的3个繁殖地。据估计,目前黑嘴端凤头燕鸥在全球的数量不会超过50只,因为数量极其稀少,被列为国际极危物种,堪称鸟中的 “大熊猫”,我国有关部门已审理拟定该种珍稀海鸟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据悉,目前黑嘴端凤头燕鸥和其他海鸟一样,生存和繁殖面临重重危机:人为捡拾鸟蛋、台风、鼠害、海洋渔业资源枯竭造成的食物匮乏等。经过与会者的交流,大家达成了共识:黑嘴端凤头燕鸥的保护应由以前的民间主导转为政府主导;关于黑嘴端凤头燕鸥需进一步加强公众宣传;建议恢复黑嘴端凤头燕鸥的旧名——中华凤头燕鸥,以便利于对该鸟的保护;海洋和林业部门应携手合作,避免海鸟保护出现真空地带;海峡两岸达成黑嘴端凤头燕鸥保护的合作协议,包括建议设立闽江口与马祖列岛的共同保护区,以及进行浙江、福建、马祖列岛和青岛沿海的黑嘴端凤头燕鸥及其他海鸟的同步调查与联合监测;建立黑嘴端凤头燕鸥的监测与保护网络,将海鸟列入我国海洋特别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对象。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