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伟在担杆岛养了20多年的猴子,也为保护罗汉松等海岛植物努力了20多年。胡念飞珠岛摄
疯狂的盗挖后,海岛石壁中顽强生存的罗汉松已不多。胡念飞摄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自珠海市区东行约
岛上山林苍翠,白雾缭绕,几只海鸥低旋其间。唯有岛中深处不时传出猕猴啼鸣声,将整座海岛的清幽打破。
被称为“珠海最原始环境海岛”的担杆岛,不仅是海防前哨,更是珠海的一片净土。
但繁茂山林的背后,却是担杆岛难以言说的苦楚,由于岛上长有罗汉松、黄杨等珍稀林木,偷盗者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屡屡上岛偷盗,20年不曾断绝。昔日千姿百态、苍劲古雅的罗汉松如今已难寻其踪。
罗汉在佛语中有“除一切烦恼根”的意思。可担杆岛上以罗汉命名的松树,却成为海岛众多烦恼的根源。
十几年前盗挖风骤起
一座废弃多年的训练场,近百只猕猴列队而坐,正在享用“猴王”刘清伟给他们准备的美餐。
担杆岛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刘清伟默默地抽着烟,他希望这群“看电视会把天线拔掉,看你洗衣服,会把衣服偷走重洗”,每天都带来乐趣的山中“精灵”,能排解他的烦恼。
近年来,由于担杆岛上大量罗汉松和黄杨被盗挖,刘清伟倾尽毕生心血保护的猕猴生活环境已受到干扰。
“小时候岛上到处是罗汉松,十几年前偷挖风起,一半都给挖没了。”担杆村村主任黎喜说,“看着山上的一片片斑秃,心里真难过。我见过最粗的直径有20公分,可是现在挖得太狠,剩下的罗汉松都很小,所以他们又改挖黄杨了。”
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主任杨雄邦认为,盗挖罗汉松对海岛生态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不仅会使本地野生生物种群消失,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更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
更严重的是,即使从偷盗者手中抢救回罗汉松、黄杨,也很难成活。岛上南中天山地上,5000多平方米的珍惜野生动植物养护基地里,活着570多棵婀娜多姿的罗汉松和200多棵婆娑葱茏的黄杨。“都是被偷挖后,缴获回来复种的,成活率不到10%。”
有多年植物研究经验的植物分类学专家卓恩普认为,偷挖者提前一段时间把树叶、枝桠和支根砍掉,使树进入休眠状态,浸泡在秘制的“催根水”里,等半月之后新根长成后,再将其挖出移植就易存活。
黎喜告诉记者,“盗贼一般每年9月到11月上岛的最多,那时候挖下来,到春天刚好发新芽。”
盗挖者简直就是明抢
远离大陆,人烟稀少,担杆岛几乎“与世隔绝”,交通极为不便,班船一周只有两趟,由于油贵,有时候还不一定跑。
“这里是珠海生态保持最原始的地方。”岛上山林环境极为原始,山上几乎没有像样的道路,山中甚至生活着100多斤重的蟒蛇,“一口气可以吞下一个人。”而一旦被五步蛇、眼镜蛇、巨蜥等剧毒动物咬伤,很难及时得到救治。
但恶劣的环境并没能阻止盗挖者的步伐,罗汉松偷盗者仍然络绎不绝,而且“他们一般都成群而来,一呆就是十几天,这样既可以加快偷采速度,又可以保证安全。”
担杆镇党委委员喻军表示,由于岛上保护人手不足,遇上成群而来的偷盗者很难实施有效的阻止。
担杆岛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的遭遇印证了喻军的说法。“偷树的人都会自备干粮乘坐快艇上岛,之后他们会在山里一呆数天,根本找不到踪迹。”刘清伟称,岛上的保护站工作人员,最初只有他和另外一个同事,后来增加到4个人。“原来没有车,巡山只能靠步行,这么大的岛很难全面监控。
由于缺少人手,偷盗者有时根本不把保护站工作人员放在眼里。在盗挖最严重的1999年,偷盗者上岛被发现后,竟然把管理员绑在树上,当着管理员的面挖走近40亩罗汉松。
“他们就是在明抢!”事后刘清伟和同事只能在被挖空的地方,补种上果树来保护当地生态。
最新一次的遭遇更是让刘清伟等人心惊肉跳。当地政府接到举报说,岛上偷挖者将会在海上和深圳老板接头交货。
“我们立即展开行动并开船将偷盗者包围在海中,不料他们开着快艇就从我们头上飞过去。”喻军边说边比划当时的场景。那场围捕最后的结果只是追回了30棵罗汉松,偷挖者却逃之夭夭。
即使有的时候能抓到人,也只是些“小喽啰”。“真正黑手从不亲自上阵,都是雇请外省民工。”由于村级、镇府都没有执法权、担杆镇派出所也没有相关林业执法的权限,最后只能放人。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没有执法依据———珠海的罗汉松品种没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珠海市公安局林业分局负责人表示。
“更多时候只能没收作案工具,对偷盗者拘留最多只有15天。”该负责人介绍,判刑最重的一次是在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