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短短三年,日照经济开发区凭借靠海临港的优势,从小到大,由弱渐强,经济总量、效益、后劲等主要指标均翻了一番多。有数据佐证:去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 122亿元,是 2006 年的 2.1 倍;地方财政收入6.81亿元,是 2006 年的 2.2倍;实际利用外资三年累计完成 7.37亿美元,占全市的61.2% 。
前不久,日照经济开发区通过国家有关部委验收,成为全国第8家、山东第3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紧接着,国务院批准日照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日照经济开发区还连续两年在山东146个省级开发区综合评价中名列第一,连续四年获山东省先进开发区称号。
然而,在全区经济运行分析会上,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克军却先找差距:经济总量偏小、科技含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群还没有真正形成;缺乏较强带动辐射力的龙头项目;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对新项目的评估和引进,王克军提出“四不谈”: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开发区产业规划的项目不谈,技术水平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项目不谈,达不到节能环保要求的项目不谈,投资强度不高和没有较高税收回报的项目不谈。
王克军认为,转方式、调结构,不仅仅是调整产业结构,更要重视投资结构的调整;不仅仅是调整存量,更重要的是优化增量,通过优化增量来带动存量优化。所以,他们在产业项目选择上,紧紧盯住“大、高、新”,在招商引资中,要求不能引进高能耗和有污染的项目。
发展蓝色经济,一靠海,二靠港。日照经济开发区的最大优势是与亿吨大港零距离。现代化物流业、海洋装备制造业、临港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能源产业成为开发区项目招引的首选。目前,在开发区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有22 个,美国邦基、德国蒂森克鲁勃、韩国现代等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落户。
亚太森博浆纸有限公司,是山东最大的利用外资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总投资140多亿人民币,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制浆企业。华能日照电厂是多国合作、自动化程度很高的现代化电厂,规划装机总容量250万千瓦。
一批“中字号”项目入驻园区。中储粮油、中纺粮油、新良油脂、邦基三维等粮油储备、加工企业八仙过海,使日照经济开发区粮油产业园进入全国大豆加工与物流集散四大基地行列。
今天的日照经济开发区,已形成“两带三基地”的特色产业新格局。“两带”,是以上海路为主轴打造一条临港产业带;以深圳路为主轴打造另一条新的产业带。“三基地”,是依托港口建设临港大工业基地;依托科技孵化中心,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依托疏港大道,建设港口物流基地。
“四不谈”不但没把项目谈崩,把指标谈低,反而谈出了开发区经济运行态势持续向好,谈出了结构的优化升级。
今年前5个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销售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等指标均保持了30% 以上的增长幅度,其中高新技术产值完成 41.55 亿元,同比增长102% ;同时,节能环保指标完成情况良好,万元 GDP 综合能耗、二氧化硫、COD 排放量继续降低,均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目标。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今年以来,在重点推进项目中,有先进制造业、临港工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项目44 个,占总量的72% ,完成投资占全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84% ,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先进制造业方面,威亚三工厂厂房主体钢结构安装完成,计划年底投产;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孵化中心即将投用,鲁光电子项目正在进行厂房建设,硅基叠层光伏电池板项目已完成签约,近期开工建设。现代服务业,航贸服务中心已建成,9 月投入使用;保税物流中心正在有序运营。
当排头兵、成增长极,打造国内一流开发区,日照经济开发区志存高远。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