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6月25日,继2008年和2009年浒苔进入青岛后,浒苔连续第三年进入青岛内海,青岛宣告即将进入“打浒”状态。
青岛前海一线多处地点出现了浒苔“抢滩”现象:6月25日下午,记者在石老人海水浴场看到,已有零星浒苔散落在沙滩上,海水中也有少量浒苔随海波游荡。随后,记者在第三海水浴场看到,海边的礁石旁,绿蒙蒙的绿藻里夹杂着些许浒苔。
6月26 日,记者在团岛岸边看到,浒苔在海面上随波飘荡,第一、第二、第三海水浴场、石老人海水浴场,依然有零星浒苔散布沙滩上。
6月27日下午5时,记者在团岛附近海域看到,一条长 100米、宽三四十米的浒苔在靠岸的海面上漂浮着,来自市南区的七八名环卫工人正在用叉子向岸边打捞浒苔。
“ 来得太快了,今天早上五点多,海上漂的还只是零星浒苔,上午9点多,受南风影响,这些浒苔一下子就涌进来了。”市南区建管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协调了一辆打捞浒苔专业船,明天一早就可到这个区域打捞。工作效率可顶上百人。”
“浒苔的分布和覆盖面积均呈增长趋势。”6月27日,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主任曹丛华介绍,6月2日北海分局通过卫星监测,发现黄海海域浒苔面积逐渐增大;6月15 日,北海分局启动了三级应急响应。十几天时间,现在已经升级到二级,浒苔的预警从蓝色警报,升到仅次于最高级红色的橙色。目前,薛家岛、大公岛、竹岔岛、胶州湾口等海域,已发现大量浒苔。
曹丛华说,与2008年和 2009年浒苔分布图相比,今年浒苔覆盖面积小,密度相对较小。
北海分局监视监测及漂移预测结果显示,6月26日在青岛南部海域有较大面积浒苔漂浮,覆盖面积约380平方公里,分布面积约12900 平方公里,最北端外缘线已到达胶州湾口,预测未来3天浒苔将以 6-8 公里 /天的速度向偏北方向漂移,将逐渐影响胶州湾内海域、团岛至崂山头一带近岸海域并陆续登陆。
应对
浒苔来袭,牵动着青岛上上下下的心。
6月 21 日下午,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阎启俊乘船出海,现场察看海上浒苔分布及前期应对处置情况。他要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浒苔监视监测和应对处置工作,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组织好海上处置工作;6月27 日下午,青岛市举行浒苔处置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浒苔应对处置各项工作。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要求,要科学有效地组织打捞清运工作,全面落实各项目标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城市环境不受大的影响。
按照《青岛市海洋大型藻类灾害应急处置工作预案》,6月22日,市政府启动四级响应,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全面展开。市南区、胶南、即墨、崂山、黄岛等青岛沿海各区市已按属地化管理做好浒苔应急准备,其中,海上组织了66艘大马力船只做好应急打捞准备,陆域方面已准备各种机械车辆 828 台(辆),动员打捞人员6000多人。
有关部门还在八大峡广场、 沙子口、 石老人、积米崖码头等处安置了浒苔打包机,一旦有浒苔登陆,可及时对浒苔进行压缩处理。
“我们已在这里坚守5天了。”在八大峡广场,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工程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侯言平对记者说,从6月 22日开始,公司在广场安置了一台浒苔打包机,一小时可处理8吨左右。“今天浒苔少,只是从团岛运来了一车,估计明天就会多起来。”这些打包后的浒苔将运往公司所在地胶州,经过烘干处理等程序,变身海藻肥料。
重点
胶州湾口、海水浴场、旅游景点三大区域将是打“浒”重点区域。
6月 27 日,黄岛区出动渔船和人员在金沙滩、银沙滩和唐岛湾三个景区附近打捞浒苔400吨,转移181吨;胶南市出动两艘渔船在灵山岛以南海域打捞浒苔 12吨;市南区、崂山区在陆域已组织清理零星浒苔1吨左右。
为确保前海一线海域清洁,市南区全面部署浒苔应急处置工作,包括明确了浒苔Ⅰ、Ⅱ级响应应急处置人员装备配备;明确了全区浒苔打捞处置18个集中存放点等。
胶南市政府应急办负责人陈根培介绍,胶南市海渔部门已全面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了20艘大马力船和200多人的队伍应战。同时,各沿海渔村渔民已收到浒苔灾害预警通知,两艘海监船继续对浒苔的漂移动态进行24小时密切监控,及时预警。
黄岛区在金沙滩、银沙滩和唐岛湾三个景区架设 1.1 万米的拦截网,阻止浒苔向近海蔓延。这些拦截网由粗尼龙丝制成,长约120米,宽度分为3米和5米两种,将于5天内全部架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