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产业GDP年均增长率已超过11%,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亮点。我国是海洋大国,2008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2966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近10%。海洋经济发展对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山东是我国的海洋大省,海洋自然资源丰度指数居全国之首,特别是黄三角地区有
科技兴海,这个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的战略行动,在世界海洋经济发展进入全面依靠科技创新的时代,已经被赋予新的内涵---从过去更多着眼于资源开发利用,到今天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事实上,沿海各国已将发展海洋经济纳入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海洋强国,分别制定了面向新世纪的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加快调整海洋产业政策,加大海洋科研产业化投入。据专家估计,到2010年,由新兴产业带动的沿海主要发达国家的海洋产业总产值占这些国家GDP的比重将达到20%以上。总的看来,世界各国发展海洋经济,已从以往注重海洋产业产值的增加,过渡到更加强调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快速升级、海陆产业互动、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新阶段。大力实施科技兴海,成为主要海洋国家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从量到质转变的跃升期。海洋产业在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被列为发展重点,可以预见,在未来5-10年中,以高技术为引导的海洋产业将在海洋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逐渐成为主导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明确提出了要依托"四点",即滨州、东营、潍坊、莱州四大港口,建设"四区",即四大临港产业区,这四大临港产业区起发区面积四千平方公里。在四区内,不仅要发展大规模、现代化的高效生态农业渔业畜牧业,更要发展环境友好型的工业,打造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盐化工产业基地、生态造纸产业基地、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船舶和汽车发动机制造基地、纺织服装制造业基地、汽车硬件制造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生物育种产业基地、海洋生物工程基地,还要建设一批配套服务的现代化物流园区、金融证券保险机构,大力发展特色旅游等现代服务产业。在四大临港产业区之外,还要建设若干个专业园区,最终形成以四个港口为支撑,以四大临港产业区为核心,以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为节点,西起乐陵,东到莱州的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到2015年,区内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人均九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三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一万两千元,海洋经济必将成为黄河三角洲建设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