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一号B”星性能远超A星

来源:钱秀丽 孙彦新   发布时间:2015-05-21 04:01:52 
“海洋一号B”星性能远超A星
——访“海洋一号B”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白照广
本报记者 钱秀丽 新华社记者 孙彦新

“海洋一号B”卫星是“海洋一号A”卫星的接替星。根据用户需求,在总体技术状态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海洋一号B”卫星在有效载荷性能指标和工作能力方面做了大量技术改进和创新,其性能和使用价值等都远远超过了A星。卫星发射前日,“海洋一号B”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白照广为我们揭开了这颗小卫星的“神秘面纱”。

每天都能看到海洋

除了将卫星的工作寿命由2年提高到3年外,有效荷载指标的变化是B星格外引人注目的一个亮点。白照广告诉记者,此次B星荷载的两台相机性能发生了改变,海洋水色探测能力有较大提高,视场由原来的1000多公里扩大到3000多公里,卫星重复观测周期由3天缩短为1天。这种改进的一个显著优势,用白照广的话说就是:“每天都能够看到海洋。”

信息量增加3倍以上

海岸带成像仪主要用于获取海陆交互作用区域的实时图像资料,对中分辨率的污染、赤潮、海冰及海岸带进行动态监测。成像仪谱段的分辨率直接关系到观测的质量。如果谱段过宽,干扰的因素相对就会增多。针对这个问题,在研制过程中,技术人员将B星的谱段变窄,以便于更加清楚地分辨出水体的颜色。此外,白照广还介绍说,B星的数据传输能力和整星的照相能力均有提高,照相的次数由原来的每天3次提高到5次~6次,且更为智能化,不是海洋的地方不照。所有这些改进,加之设计寿命的延长,使得B星的信息量较之A星增加了3倍以上,使用价值得以大幅度提升。

具备一定的太空自我修复能力

白照广告诉记者,基于计算机网络和软件方面的改进,“海洋一号”B星已具备了一定的太空自我修复能力。

以往的小卫星,往往采取设备备份的办法来预防故障,但过多的备份设备无疑会增加卫星的重量。白照广说,11日发射升空的“海洋一号B”卫星应用了新的技术,由10余台星上计算机协同工作,通过软件的备份来替代硬件的备份。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可以通过软件自主修复。

他举例说,“海洋一号A”卫星曾遇到太阳能电池驱动器故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卫星的使用。从“海洋一号B”卫星开始,中国的小卫星如果再遇到类似故障,可通过软件自主修复。此外,当卫星上软件不能修复某一故障时,地面控制人员还可以修改软件,进行系统重构,来修复某些故障。

马上即可用于赤潮探测

对于海洋水色卫星的用途,白照广讲得很通俗。他说,我们可以用卫星看赤潮、海冰、鱼群等。从前,国内渔民捕鱼总跟着日本人跑,那是因为人家有卫星导航。现在,我们有了海洋水色卫星后,就能够很清楚地知道鱼群的位置、种类和数量了。他同时指出,4、5、6三个月是赤潮的高发期,选在4月11日发射卫星时机很好。卫星入轨测试后,可以马上用于赤潮的探测。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