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黄三角”跨国资本眼中的黄金高地
黄河自然保护区风光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百余家世界500强闻风而动。
杜邦来了,摩根大通来了,渣打银行来了,英国、芬兰等驻华使馆代表也来了……
带着敏锐的嗅觉和商业的敏感,带着探索的兴奋和希望,跨国资本匆匆走来。它们之中既有位列世界 500 强的跨国公司,也有业务遍布全球的投融资机构,更有会计、保险、法律等专业机构。它们这次来的目标只有一个——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在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主任夏运彬向记者介绍,这次来的跨国公司层次之高,规模之大,人数之多是近年来少有的。“黄三角”对不少跨国公司来说,就是一个新兴市场,就是希望所在。
不少跨国公司代表表示,他们此次来,看中的是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最后开发的大河三角洲,在区位、资源、生态、科研等的多方面优势。另外,黄河三角洲发展规划上升为重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也是吸引他们目光的重要因素。
“黄三角”产业定位受青睐
在此次推介的300余项重点合作项目中,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网络、服装、建筑等行业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些都引起了客商们的关注。参会机构香港总商会总裁兼美国纽约州贸易投资代表处首席顾问方志伟说,“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定位是高标准的、前卫的,与客商们的投资方向相符。
行业的选择对于跨国公司和融资集团意义重大。香港国浩集团投资经理郑阳谈到,尽管该集团选择的资本对接企业利润以1 亿为起点,但这并非硬性的标准,“集团更加关注的是增长性强的行业,可以在增长性强的行业中对接一个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来寻找突破点。”郑阳对此次推介活动上获得的信息感到非常满意。他认为在政府提供的企业信息中,不仅将同一行业放在一起规划,而且包括企业的资产总值、销售额、净利润率等全面的财务数据,便于外企筛选和分析。
刘志军是山东莱州康佰力水务设备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在与美国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负责人的交谈中明显感受到了对方的兴趣。随着中国在供水、污水处理、水污染防治等方面力度的加强,水务设备的行业前景非常乐观。刘志军介绍说:“在中国面临缺水和水污染的情况下,水务设备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行业,既受到国家政策的扶植,又属于节能低碳、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因此外商主动找到我们进行洽谈。”
通过项目对接,区域内企业还可以实现“ 引进来”和“ 走出去”的双重战略目标。在黄河三角洲的建设发展中,跨国公司不仅能为区域内企业提供资本、技术和管理注入,还能通过其庞大的市场网络将产品和品牌推向全球。以参会机构香港总商会为例,其会员机构包含了大量的跨国企业,方志伟介绍,“跨国公司的加入可以为区域内企业提供国际化的企业文化,起到开拓市场、提供人才、降低风险等作用。”
“黄三角”繁荣指日可待
诚如方志伟在项目对接会上所言:我们是来寻找的发财机会的。他坦言,在此之前,香港企业并未有“黄三角”的概念,或者很淡,但随着国家战略性布局的提出以及区域消费力的增强,黄三角的繁荣发展只是时间问题。
对外商来说,投资绝不是单纯的资本付出,而是提高自身科技、人才、财务水平的一种手段,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香港国浩集团投资经理郑阳看到了山东GDP 在全国遥遥领先的位置,更注意到山东食品、矿产企业的发展规模。从2007年起,香港国浩集团对山东的纸业、钢材、农产品、银行业都有所接触,但由于种种原因,一度错失投资机会。郑阳说:“ 这次再不能错失良机了。”在项目对接会上,郑阳搜集了大量的企业项目信息,他表示,“我们此次关注的主要是食品和汽配,山东的食品业无论是海产品还是农产品都有长期的发展基础。”在筛选企业时,他们看重的是企业的技术、管理团队、质量、 市场渗透等方面内容。郑阳透露,接下来的任务将是把会议上收集的信息带回香港进行分析筛选,然后与各地招商局联系,作出进一步决策。
谈及项目对接的落地情况,方志伟解释道:“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向会跟着政策走,但是绝不是盲目的,企业是有选择性的,了解行业和企业的潜力非常关键。”项目对接能否做成,是市场取向决定的,不是一时一刻。在未来的计划中,他将组织访问团,率领香港总商会中的企业来黄河三角洲考察,寻找商机。
凌洁是美国阿卡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的董事长,她的网络加速服务项目此前并没有在山东进行过投资及合作。在此次山东省商务厅提供的《重点合作项目目录》 上虽然没有找到特别适合的企业和项目,但此行亦有收获,通过与黄三角区域城市或企业负责人交流,她认为这个区域市场能够为外商的投资带来回报。她决定来山东试一试。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