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游艇经济在国际上已成为一个庞大、热门的产业,发展游艇产业被称为 “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商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提高、消费结构调整,游艇正日益成为部分居民的一种休闲运动工具。
政策为游艇产业保驾护航
为推动游艇产业的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游艇方面的相关政策。 《报告》提到,中国游艇业现在迎来两个重要的政策支持。一个是去年12月1日国家下发的 《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涉及了游艇行业,这是国务院的文件中第一次出现 “游艇”二字;第二个是在去年的最后一天,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发展邮轮、游艇旅游,并提出了 “研究完善游艇管理办法,创造条件适当扩大开放水域,做好经批准的境外游艇停泊海南的服务工作”等一系列发展游艇产业的具体措施。
国务院发展旅游业意见的正式出台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的实施,意味着将给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游艇新兴产业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与契机,对促进我国游艇产业的新一轮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游艇经济经过近两三年的积极推动,开始引起国家的关注和重视。游艇的神秘面纱正在逐步揭开,未来几年,游艇将成为中国一项可以普及化的、蓬勃发展的、有品位的水上休闲运动。
游艇产业未来 “钱景”广阔
《报告》称,游艇经济完整的产业链为从游艇制造到游艇俱乐部的服务再到与游艇相关的度假、休闲、旅游及各种商务活动,并包括游艇驾照培训和考核、专用码头建设和管理、游艇维修、内部环境装修、专业保险等。
游艇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和吸引投资的形象,被誉为 “城市的名片”,会对当地的餐饮、交通、公共服务、游艇维修保养及配备等具有带动作用,并有助于优化水上旅游业的结构,具有显著的综合经济效应。
目前,我国景观水系资源的开发将成为旅游市场的一个新亮点,各地政府已经认识到由游艇带来的水系资源休闲市场的需求巨大;一批游艇经济发展的地方政策已经出台;一批现代化功能齐全的游艇俱乐部正在如火如荼地规划、建设中。
国际帆船联合会仲裁委员会委员顾欣祖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游艇开始代表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
据了解,中国的游艇产业在未来几年内产值有望达到2000亿元,并能解决150万人就业。
白领阶层不必望 “艇”兴叹
长期以来,在中国人传统的印象中,游艇已成为奢侈品的代名词之一。其实,在世界游艇发达国家,游艇作为休闲、运动产品,早已成为平民化消费的工具。
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调查,目前我国游艇的价格从一二十万元到几亿元、几十亿元不等,既有贵族富豪专属的超级游艇,但更多的是白领阶层买得起的帆船、钓鱼艇、休闲艇。
综观全球游艇业,其最大消费群体是中高收入群体。价格在人民币30万元-50万元左右的钓鱼艇、帆船等中低档游艇最受欢迎,中低档游艇既可以作为海上运动、游乐、商务活动和社交的工具,也可以用作载客经营;中高收入阶层及一般机构和企业都能够承担其价格和费用,而这类消费群是今后相当长时期游艇的主力消费群体。
另外,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游艇经济的起步发展阶段,游艇租赁将有力推动游艇消费,让更多的城市白领零距离接触游艇,享受海上生活。
国内游艇制造业商机无限
2008年,中国有200多家游艇制造企业,其中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就有30多家,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青岛、天津、厦门、珠海等城市。过去的几年是中国游艇制造行业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出口额从2006年的1.8亿美元,到2008年已达到2.6亿美元,中国整体游艇生产能力已跻身全球十强,其中超级游艇的制造能力已位列全球第六。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游艇市场也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经济低迷导致全球近50%的游艇生产商业绩下滑。然而在全球的金融寒冬中,中国游艇业吐露春天的萌芽,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措施的落实增加了行业生存的信心。
专家预测,游艇生产企业的增加、成本的降低和价格的大众化,国内富裕阶层的扩大和旅游经济的迅猛发展,这将为我国游艇产业发展带来全方位的机遇。我国游艇的新时代已经来临,游艇行业在未来几年内必将迎来大的发展。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