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海洋科技创新发展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0:58:39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今年两会,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前瞻部署生物、纳米、量子调控、信息网络、气候变化、空天海洋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将空天与海洋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令出席会议的涉海和关注海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他们纷纷发表感言,畅想未来,为海洋科技创新发展出谋划策。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前瞻部署空天海洋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海洋研究工作、对海洋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听完温总理的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倪岳峰如是说。全国政协委员周名江也表示: “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把海洋放在与空天同等重要的位置,从科技领域的角度看这个高度够高了。有了这句话下面就是具体怎么做的问题了,可以细化,作很多文章。”这也是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所表达的意思。

对下一步的海洋科技工作,不少代表和委员们首先关注的是:目前国家十分重视对于太空的探索,全国人民对此都很关注,但是社会公众对海洋探索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因此,他们希望在7000载人深潜器的宣传上,有关方面能系统地加强策划,以引起公众对于海洋探索的关注。

谈到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的现状和海洋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时,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海洋科技创新工作很重要。尽管 “十一五”期间国家为海洋科技发展投入了不少资金,但还是远远不够。我国在海洋调查科研领域还有不少盲点,调查装备还很落后,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海洋开发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大,我国海洋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至少15年的差距。”吴有生委员这样判断。 “日本人对东京湾就搞得非常清楚。在我国沿海还有许多问题没搞明白。”他说。王路委员也表示, “我们海洋经济要发展,包括要产业结构调整,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海洋科技发展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海洋经济效益要提升,要从传统产业转向现代产业,就必须要依靠科技进步。”他建议,应将海洋科技创新的关注点放在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上。如海水淡化方面,有些地方的淡化成本已接近把水引来再治理的成本,淡化前景很好。

那么海洋科技创新之路到底应怎么走呢?一位人大代表表示,首先国家要加大对海洋科技的投入,从政策和税收方面,鼓励和促使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其次,要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再次,要明确创新方向。海洋科技创新要面向海洋管理,面向海洋经济,面向海洋国防,要与这三个方面紧密结合。此外,也有许多代表、委员建议国家要制定出规划,形成战略统筹力量,提高我国海洋探测及应用研究能力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高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应弄清依靠什么来力量来创新,怎么样创新的问题。他说,我国现在搞海洋基础研究的力量还不够强大,科研力量主要是在中科院、国家海洋局和部分高校,造成了资源不能共享的现状。在美国,由于海洋科学调查船舶共用制度的实行,使得所有开展海洋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家都可以申报、参与,这样研究者的面比较广,研究的科学问题数量多、亮点也多。而我们能出海的人有限,有的人甚至申请到了项目却难以出海,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海洋科研工作的发展,更别说科研创新了。为此,他呼吁我国应建立起船舶共用制度,让更多的科研人员参与到海洋科研中来。他说, “今年国家自然基金委已启动了船舶共用制度,投入了试点经费,这项工作的启动和完善,对于推动海洋科学创新非常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周名江希望国家能给重点投入的研究机构增加一些固定的科研经费,而不要像现在这样,经费主要以各种项目的形式出现。他认为,只有固定科研经费增加了,科研人员才不用忙着跑项目、做项目,才能一心用在科研上,才会有效率、出成果。

全国人大代表吴德星、麦康森则从社会、文化的层面分析了我国海洋科技创新面临的社会文化困境和解决之道。吴德星代表说: “当前我国整个社会文化就不利于海洋科技创新。一个科研人员必须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潜心研究,才能出创新的东西。现在存在一个人为了项目搞科研的现象,不利于海洋科技的创新。”麦康森代表说: “我国缺乏创新文化。目前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模式,不利于激发人的创新思维。比如枪打出头鸟的文化、榜样文化、官本位文化、听话文化等都抑制了人的创新思维。”“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教育体制、社会文化中存在的缺陷,逐步营造出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文化氛围来。”他们表示。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