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总书记的嘱托!山东省政协聚焦“经略海洋、向海图强”履职记

来源:山东政协原创   发布时间:2025-07-08 16:00:49 

潮起东方海岱新。3500多公里绵长海岸线,近16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全国居首,这是山东引以为傲的战略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海洋发展寄予厚望,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去年再次亲临山东视察,强调“要发挥海洋资源丰富的得天独厚优势,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深入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海洋生产总值居全国前列。

牢记殷切嘱托,紧跟省委步伐,省政协在全省大局中精准定位、勇于担当,在锚定目标中履职尽责、协商建言,以扎实有效的行动和作为,为全省海洋事业蓬勃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聚智强海

海洋,发展之要、潜力无限。港口,位置特殊、优势突出。

5月20日,东营港,桩机轰鸣,吊臂起落,港区工地一派热火朝天,港口能级正加力重塑。省政协主席葛慧君来到这里,详细了解一突堤集装箱码头、10万吨级通用泊位及疏港铁路专用线建设情况,希望加快项目进展,提升东营港综合竞争力。

主席带头、专委会跟进、政协委员参与,这样的调研从未停歇,遍及山东海岸线各市。近四年来,省政协牢记这一“国之大者”,聚焦山东海洋发展的关键环节,精心选题、用力破题,深入调研、广泛协商,提出了一些有价值、有分量、可操作的意见建议。

协商是政协的主责主业。为进一步提升深度协商互动水平,2022年,省政协创设了月度协商会这一常态化履职载体,并把“融入双循环,推进山东港口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年月度协商的“收官之题”。

协商建言,调研先行。为确保月度协商会开出高质量,省政协下足了调研功夫。

拉长调研时间线,在当年年初围绕高端化工产业发展调研时,把港口建设、物流发展等议题纳入;扩大调研覆盖面,组织委员、专家,会同省有关部门单位,到沿海港口实地调研,书面函调有关内陆港情况,并通过网络议政、视频连线等方式,掌握一手资料。

同时,在整合贯通上下功夫,依托“有事多商量”协商平台、“界别同心汇”聚识平台、“鲁力同心”宣传平台,开通“民声连线”,面向委员和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汇集众智。

最终,省政协确定从港口自身软硬件建设、港口业务内拓外联、港口发展的当下和未来三个维度进行协商、深度破题。协商会上,10余名委员、专家、企业代表与有关部门互动交流。

促进港口建设提档升级、培育临港产业集群;提升内陆港运营管理和港务服务水平;推进港口码头、海事、引航、拖轮等多方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进一步拓展日韩、中亚、欧洲班列通道建设……

一个个金点子,一条条硬举措,汇聚起推动山东港口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合力,也标注出省政协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履职担当。

聚力兴海

开展重点提案督办,是省政协服务大局、履职尽责的一项重头戏。

经过不断创新完善,省政协建立健全“省委书记、省长和省政府副省长、省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领办督办省政协重点提案制度”,进一步提升重点提案督办层次,发挥重点提案带动作用。

在2024年省政协确立的19件重点提案中,有2件涉及海洋,九三学社省委会提交的《关于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的建议》是其中之一,由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领办督办,省政协主席葛慧君协办。

“对比国内全产业链升级要求,我省的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在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层次和地方配套衔接上仍存在一定差距。”这一提案紧扣山东现阶段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发展实际,选题抓得准、问题点得透。

“提得准”更要“办得好”。为增强办理实效,去年8月底,省政协召开重点提案督办协商座谈会,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省政协委员和专家代表一起集思广益、共商对策,助力山东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督办有力度,协商出成果。会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产业创新、补链强链、集群建设和央地协同等方面狠抓落实;省科技厅积极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强高能级平台建设;省国资委搭建了内外协同高效的沟通机制……各方面形成合力,推动提案建议落地见效。

同年被列为重点提案的,还有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提出的《关于促进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该提案由副省长陈平领办督办,他要求办理部门将重点提案纳入整体工作部署,进一步提升全省海洋牧场建设水平,并多次调度提案办理进展情况。

日前,15万吨级深远海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在青岛交付运营,以“船载舱养”模式开展名优鱼种养殖……我省海洋牧场朝着高质量发展不断实现新突破。

提案年年提,督办年年有。今年,省政协将《关于加快山东省海洋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建议》《关于深化山东—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的建议》2件事关海洋发展的提案,确定为重点提案。经过协商办理,现已初见成效。

重点提案示范,带动提案提质。近三年来,围绕“海洋”主题,省政协委员、各参加单位、各界别共提交提案118件,内容涉及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碳汇调查研究等多个方面。

今年,省政协确定开展“提案质量提升年”活动,着力提升提案精度、办理效度,必将以“提案之力”助力山东向海图强。

聚识向海

作为海洋大省,山东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故事被不断书写。讲好海洋故事,凝聚发展共识,政协责无旁贷。

今年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省政协创新开展委员集中采访活动,10名来自不同界别的省政协委员,现场回答中央和省主要媒体记者提问,回应社会关切,畅谈履职心声,传递信心力量。其中,有2位委员被问到了“海洋”话题。

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项目成为全国首例新CCER项目,为能源低碳转型提供了范例;全国首个“零碳港口”潍坊港建设成效显著,书写了港口绿色发展的新篇章……省政协常委张建现场讲述了“绿”动齐鲁、“碳”寻新路海洋发展故事。

“海洋生态保护应当从源头抓起,通过减少使用、重复利用、回收再用,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从事海洋科学研究30多年的省政协委员孙承君,结合科考调研,满怀深情地呼吁减少微塑料、守护海洋蓝。

省两会上,关于海洋发展的建言好声音也是层出不穷。“把基础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迫切需要在海洋中试平台建设上再加力、再提速。”省政协委员毕秀玲代表民建省委会作大会发言时,建议加快建设高标准海洋中试平台。小组讨论中,许多委员也结合实际,从不同角度提出建议。

立足山东、服务全局,住鲁全国政协委员也持续关注海洋发展。2024年9月,全国政协党外委员专题视察团赴青岛、烟台、威海等地,就“加强近岸海域综合治理 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开展视察。

住鲁全国政协委员秦松、孙黎随团参加活动,分别就“浒苔”资源化利用和科技创新驱动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提出建议,并积极宣传推介山东美丽海湾建设的好做法。

汇民智、献良策、聚共识。十三届省政协以来,共收到涉海的社情民意信息2300余篇,许多建议得到采纳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务实举措。今年,省政协启动了“我为‘十五五’规划献良策”活动,广聚各方智慧。其中,海洋发展就是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面向未来,逐梦深蓝。省政协将持续聚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勠力同心、开拓奋进,发挥优势、扎实履职,书写助力“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政协新答卷。

写在后面的话: 

海洋发展的“政协故事”很精彩

潮涌齐鲁,所向山海。在山东壮阔的海岸线上,经略海洋的新画卷正被描绘,向海图强的新航程已然开启。

省政协锚定海洋强省建设,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聚智作舟、聚力为桨、聚识成风,在蔚蓝征程中留下了清晰的履职印记。

调研协商的足迹丈量着履职的深度。从港口桩机的轰鸣到海洋牧场的静谧,从主席会议成员深入一线调研的身影到月度协商会上委员专家的智慧碰撞,调研之“深”不仅筑牢了协商之“实”,更展现出思虑之“远”。

提案督办的实效彰显着履职的力度。从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升级到“船载舱养”模式落地,再到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从建议走向落实的过程中,离不开“领办督办”机制的加力。一件件涉海提案如同引擎,推动着更多举措向海洋关键领域汇聚。

经略海洋的共识里涌动着履职的热度。省两会集中采访活动现场,三十年如一日守护海洋环境的孙承君委员呼吁减少微塑料污染;委员们抓住机会大力推广宣传山东经略海洋的生动实践……在助力海洋发展的“政协故事”里,不仅有产业跃升的宏大叙事,更有人与海相伴共生的深情讲述。

向海履职,聚力向前,全省各级政协助推海洋发展的故事精彩不断。根据省政协年度宣传工作安排,联合日报社近日启动了“行走海岸线·看高质量发展”全媒主题报道活动,组织骨干力量,依次到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日照等沿海7市深入采访,将陆续推出相关报道,展现各市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亮点成效,讲述各市政协助力海洋发展的履职故事,凝聚全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和力量。敬请关注!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