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总体要求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1:56:40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规划》围绕发展高效生态的主线,在深入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优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的基础上,着眼全局,提出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总体要求。

在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方面,考虑到黄河三角洲地区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急需加以保护和改善的问题,《 规划》 明确要求这一地区的发展模式要有别于其他区域,必须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走在前列;必须把高效利用资源和优化产业结构作为支撑点,在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方面树立典范;必须把突破基础设施薄弱环节、 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创新适应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为着力点,增强支撑保障能力。为此,《规划》提出,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高效生态经济主题,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打造环渤海地区具有高效生态经济特色的重要增长区域,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规划》提出了工作中要坚持的四条发展原则:坚持生态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一体化发展;坚持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推动创新发展。

在战略定位方面,着眼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着眼于充分发挥土地后备资源丰富的优势,着眼于打造环渤海地区发展新的支撑点,《规划》提出要把这一地区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所谓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就是要高效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强以国家重要湿地、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入海口为核心的生态建设与保护,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协调互动,为全国生态经济发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所谓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就是要发挥该地区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优势,突出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要求,壮大发展循环经济规模,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培育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构筑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农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所谓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就是充分发挥这一地区拥有近800万亩未利用地和滩涂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统筹规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合理划分农业、建设和生态用地,探索土地利用管理新模式,推进土地集约高效开发,为环渤海地区拓展发展空间提供有力的土地资源保障。所谓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就是根据地处环渤海、面向东北亚的区位特点,立足发挥在对内对外开放中的潜力,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建成支撑环渤海地区发展新的增长区域,为推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做贡献。

在发展目标方面,充分考虑目前的发展基础和未来发展需要,按照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约束性和预期性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了近远期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主要发展指标共 14项,其中一半是约束性生态环保指标,并且要求较高。近期目标是:到 2015年,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加强,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具体指标是:核心保护区面积达到 550万亩,占区域总面积的 14% 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22%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20%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0%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85% ,林木覆盖率达到 25%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000元,远期目标是:到 2020年,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具体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高度融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竞争力较强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开放型经济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这些目标,都是在认真测算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