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近期,科学家进行的全球暖化对北极圈影响的综合研究表明,虽然气候变化有可能不利于北极熊的生存,但是有一种驯鹿以及其他几种生物,十分适应升高的气温,种群繁衍茂盛。
北极圈内积雪的减少,使得生存在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的野生驯鹿规模日益增大,与三十年前相比,驯鹿的数量翻了一番。其他的动物,如麝牛、鲑鱼、粉脚鹅、灰鲸、高山鼠兔,也十分适应北极圈变暖的气候。
这项研究是由来自谢菲尔德大学和阿伯丁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开展的。他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融化的冰雪让北极圈内的各种动物面临着完全不一样的生产环境,胜者与败者共存。
海洋冰层的减少给北极熊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为通常北极熊要在冰层上捕捉猎物。在过去的20年内,阿拉斯加波佛特海附近的北极熊数量减少了一半,而哈德逊海湾附近的北极熊也减少了22%。
这一项研究的成果近期发表在《科学》上,研究还发现该地区的其他几种动物,如北极狐狸、象牙海鸥、环斑海豹、独角鲸的数量也在持续下降。
但是,斯瓦尔巴特群岛附近的非迁徙驯鹿的死亡率却迅速减小,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随着天气变暖,植物的生存季节延长,从而为这部分驯鹿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食物来源。其中麝牛更是从这样的气候中获益良多,因为春季提前到来,使得刚出生的公仔能获得比往常更好的食物。
虽然人类过度捕捞以及水温升高可能会减少大马哈鱼生存需要的食物,但在阿拉斯加布里斯托海湾附近,大马哈鱼规模也在持续增长。对于这一现象,科学家尚未能给出明确的解释,不过他们相信这可能和当地水域多样化的生物环境有关,大马哈鱼散落在不同的栖息地,其规模日益增长。
而有些动物则遭到了自己“远方亲戚”的入侵,成为气候变化的牺牲者。如北极狐狸便是其中一个,原本居住在南部的红狐狸在气温升高之后,迁徙至曾经对于他们来说太过寒冷的北部,鸠占鹊巢,北极狐狸失去了自己的家园。
该研究团队队长埃里克?帕斯特(Eric Post),同时也是宾州州立大学生物学副教授表示:“北极圈内陆地和海洋里的动物,由于千里之外的人类活动,而遭受着不同的灾难。我们所熟知的北极,将要很快成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