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近年来,东昌府区水产局立足水产生产实际,明确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实施科技兴渔战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健康、高效渔业,水产生产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截至目前,全区水产利用面积32879亩,其中养殖面积18405亩,名优养殖面积达8420亩,鱼产品产量达8070吨,渔业总产值达19206万元。2009年2月九州洼 生态渔乐园被省旅游局、省海洋与渔业厅命名为“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
大力引进名优品种,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发展优质渔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做好品种引进的文章。一方面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和养殖户交流,掌握全区鱼种余缺情况,宣传名优新品种的养殖前景和经济效益,调动渔农发展优质渔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积极和省淡水所等科研单位联系,帮助养殖户落实优质苗种,严格把好苗种质量关,帮助运输、指导放养到塘,引导养殖户早放苗、放养优质苗种、名优苗种及投放大规格苗种,做到了规划、引进、放养“一条龙”式的优质服务。2009年引进了美国牛蛙、日本锦鲤、淡水小龙虾,全区名优品种已达到10余个。
开展水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生产源头管理,发展健康渔业。为促进渔业健康发展,保障水产品消费安全,积极开展了水产品专项整治行动。一是加强领导,成立机构,制定方案,明确了责任;二是积极推行健康养殖的“五项制度”和“两项登记”,帮助养殖户健全生产日志,指导示范户建立健全各项记录,为实行水产品药残追溯制度提供依据;三是开展规范用药执法大检查,突出检查了水产养殖重点户,帮助建立了池塘日记,检查了饲料和鱼药存放是否符合规范、有无违禁药物成分;四是开展科普下乡规范用药宣传活动,深入基层宣传《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引导养殖户科学用药、安全用药。从苗种、养成到上市每个环节入手,加强督导管理,全面推进健康养殖发展。
抓好基地建设,提升科技含量,发展高效渔业。积极培植典型,通过示范带动,突出抓好示范基地开发建设工作,带动全区水产业的发展。按照环境优美、操作规范、产品安全、效益良好的总体要求,引导示范基地的建设,全区30亩以上的示范基地达到20余处。2009年天运怡园扩大了养殖规模,引进了南斯拉夫雪莲、日本锦鲤、龙虾、牛蛙等新品种;闫寺申李、北城谢庙的甲鱼养殖基地新建的甲鱼温室均为地上温室,应用供暖新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温差大、水蒸气多的问题,优化了养殖环境,提高了经济效益;于集南美白对虾基地加大了科技含量,引进了虾池底部增氧系统,改善水质,提高了溶氧,进而加大了苗种投放量,由120万尾提高到了280万尾,今年亩产实现1000斤以上,亩增产700余斤,亩增产值1000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