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五推进五打造 助推蓝色经济区建设
来源: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 发布时间:2015-05-21 02:28:56
威海市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领导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求、市委市政府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和蓝色经济区的部署,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全力实施“五推进、五打造”战略,推动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
一、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打造海洋资源高效利用区。摒弃粗放型生产模式,实现布局优化和质量优化,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型和持续高产、高效益的海洋渔业。一是实行良种化、健康化、生态化增养殖新模式,到2012年,使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分别达到5家和12家以上,无公害水产品产地占养殖总面积的60%以上。二是大力发展远洋捕捞,通过购置新型渔船、创新捕捞方式,到2012年远洋捕捞产值突破10亿元。
二、推进优势产业高端化,打造海洋加工制造聚集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实施转化高新技术成果,成为全国一流的海洋加工制造基地。通过利用提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等高新技术,重点发展海洋食品、海洋生物新型药品、海洋保健品的海洋“三品”加工业,争取到2012年海产品精深加工比重超过80%,过亿元加工企业超过30家,其中过10亿元企业超过8家。立足国际前沿,开发应用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节能型、新材料技术,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一流船舶建造基地。
三、推进新兴产业高端化,打造海洋增值服务区。强化服务业地位,以服务业提升一产、二产,提高海洋与渔业附加值。立足特色优势,坚持区域联动、错位发展,全方位、宽领域、高起点与周边接轨,大力发展高端旅游业、临港物流业,进一步提高海洋产业附加值。
四、推进产品市场高端化,打造海洋指知名品牌汇集区。着力建设地理标志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三大品牌群体”,进一步提高三大群体在全国及国际上的市场知名度,建设高端产业,打造产业高端,最终达到地域、产品、企业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良好格局。
五、推进海洋管理高端化,打造海洋生态环境示范区。严格实施海域使用管理基本制度,认真贯彻《威海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加大海洋资源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海洋污染防治,大力推进渔业节能减排,开展工厂化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等技术的研究、试点和推广,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性渔业。规划建设刘公岛、小石岛、苏山岛、花斑彩石、汇岛5个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重点搞好文登海洋生态国家级特别保护区、成山头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靖海湾松江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海洋与渔业保护区建设,把威海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海洋生态环境示范区。
一、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打造海洋资源高效利用区。摒弃粗放型生产模式,实现布局优化和质量优化,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型和持续高产、高效益的海洋渔业。一是实行良种化、健康化、生态化增养殖新模式,到2012年,使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分别达到5家和12家以上,无公害水产品产地占养殖总面积的60%以上。二是大力发展远洋捕捞,通过购置新型渔船、创新捕捞方式,到2012年远洋捕捞产值突破10亿元。
二、推进优势产业高端化,打造海洋加工制造聚集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实施转化高新技术成果,成为全国一流的海洋加工制造基地。通过利用提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等高新技术,重点发展海洋食品、海洋生物新型药品、海洋保健品的海洋“三品”加工业,争取到2012年海产品精深加工比重超过80%,过亿元加工企业超过30家,其中过10亿元企业超过8家。立足国际前沿,开发应用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节能型、新材料技术,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一流船舶建造基地。
三、推进新兴产业高端化,打造海洋增值服务区。强化服务业地位,以服务业提升一产、二产,提高海洋与渔业附加值。立足特色优势,坚持区域联动、错位发展,全方位、宽领域、高起点与周边接轨,大力发展高端旅游业、临港物流业,进一步提高海洋产业附加值。
四、推进产品市场高端化,打造海洋指知名品牌汇集区。着力建设地理标志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三大品牌群体”,进一步提高三大群体在全国及国际上的市场知名度,建设高端产业,打造产业高端,最终达到地域、产品、企业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良好格局。
五、推进海洋管理高端化,打造海洋生态环境示范区。严格实施海域使用管理基本制度,认真贯彻《威海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加大海洋资源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海洋污染防治,大力推进渔业节能减排,开展工厂化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等技术的研究、试点和推广,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性渔业。规划建设刘公岛、小石岛、苏山岛、花斑彩石、汇岛5个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重点搞好文登海洋生态国家级特别保护区、成山头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靖海湾松江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海洋与渔业保护区建设,把威海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海洋生态环境示范区。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