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报道 蓝天、阳光、海洋、沙滩……这里被人们喻为“度假天堂”。然而,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这个天堂岛国面临“消失”的危险。
面对危机,马尔代夫人忙着“自救”,从修建人工岛到提升居民环保意识,全力挽救自己可爱的家园。马尔代夫总统穆罕默德·纳希德还准备购地“迁国”,这意味着30多万马尔代夫人可能会定居别处。然而,基于资金紧张、民众传统观念难变以及目标国选择等问题,这项计划能否实施仍是未知数。
3月15日,纳希德宣布,通过摒弃石油,改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马尔代夫将不再是温室气体的净排放国。在未来的10年内,马尔代夫会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国家。
“度假天堂”岌岌可危
马尔代夫是一个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由26组珊瑚环礁、1200多个珊瑚岛屿组成,绵延长达900公里,平均海拔只有1.5米。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最近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由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本世纪末,海平面将上升约60厘米。如果格陵兰岛和南极西部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情况将更加糟糕。
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使马尔代夫人认识到曾经垂青他们的大海已经“变脸”。据当地官员估计,在海啸中,全国40%的地区被海水淹没,大约10万人接受紧急救援。马尔代夫住房、交通和环境部长穆罕默德·阿斯拉姆说,即使海平面上升速度不快,也会给马尔代夫造成严重影响,“如果预测正确,大约50年以后,我们将会面临严峻的局面”。
家住马尔代夫北部的渔民阿卜杜拉·卡迈勒对此深有体会。他说,两年前,他和妻子以及8个孩子的家距离大海约50米,中间隔着草地和沙滩。可现在,沙滩已经被上升的海平面吞没,不少邻居的房屋也遭海水摧毁。
“晚上,我躺在床上倾听海水拍打我家房屋墙壁的声音,”卡迈勒说,“孩子们哭了起来。他们很害怕,但是我们不知道应该搬到哪里去。”
海洋生物是其“盔甲”
看到马尔代夫的银色沙滩,容易使人觉得这个“人间天堂”显得些许“脆弱”,但达尔文曾经解释过,“这里的岛屿实际比看起来要坚固得多”——它们其实是海底伸出海面的厚重的石灰石,由无数代包括珊瑚虫在内的海洋微生物的骨骼组成,几乎牢不可破。
在日本政府的帮助下,马尔代夫政府2002年在首都马累的周边地区建立起海堤及防浪堤,并明令禁止村民开采珊瑚礁,希望以此增强城市的生存能力。
然而,政府不能控制的是周围海洋的温度,而这恰恰是最关键的问题。健壮的珊瑚礁能够自我向上生长并抵消海平面的升高。但如果海洋温度升得太高,为珊瑚虫提供营养的共生藻类将死亡,从而影响珊瑚虫的生长。通常,这不足以致命,但如果海水持续高温,情况便不容乐观。这在11年前曾经发生过一次,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海面的温度持续升高,印度洋仿佛经历着森林大火,在某些地方,珊瑚虫的死亡率达到70%。
购地“迁国”应对危机
去年11月,马尔代夫总统穆罕默德·纳希德宣布,为防止海平面上升、民众失去家园,马尔代夫将旅游业的部分收入积累起来,用于购买新土地,安置全国38.6万居民。
“我们是海平面上升最直接的受害者,我们要做准备,”他说,“我不想看到我们的后代变成环境难民。”
目前,马尔代夫旅游业年收入为4500万美元,政府计划每年至少拿出200万美元作为购置新土地的基金。不过,用这些钱购买新土地,可谓杯水车薪。纳希德指出,一些发达国家应当对世界气候变暖承担责任,给予马尔代夫一定资助。一些慈善组织也呼吁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暖以及飓风、洪水和干旱等灾害性天气。例如,英国乐施会呼吁发达国家每年拿出500亿美元帮助贫穷国家建立环境问题应对机制。
对于举国搬往何处,纳希德心中已有几个目标国,例如澳大利亚、印度和斯里兰卡,以及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和基里巴斯。纳希德说,对于马尔代夫来说,海平面上升问题就像是定时炸弹。有关机构呼吁,澳大利亚政府现在就应该制订方案,考虑安置马尔代夫居民问题。
纳希德还表示,他认为更理想的方案是向印度南部一个邦购买土地,例如喀拉拉邦,“目前没有国家说不接受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