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盛会接二连三,海洋名城频频发力

来源:山东海洋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0:08 

Qingdao welcomes the world!


9月30日,随着平行论坛“金砖国家海洋预测模式的改进与示范应用”国际合作项目第一次线下会议结束,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国际启动大会在青岛圆满落幕。



微信图片_20231007172748.jpg

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国际启动大会 李勋祥摄



这不是青岛近日举行的唯一一场国际性海洋盛会。在9月27日“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国际启动大会之前,9月18日,2023世界海洋科技大会在青岛开幕;9月25日,2023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在青岛开幕……


连日来,接二连三的国际性海洋大会在青岛召开,来自全球海洋领域的众多顶尖专家学者纷至沓来,以会为媒,“青岛海洋”牵手世界,“海洋青岛”的标签愈加鲜明。



1


何以青岛

····

····

····


为什么青岛能够主办如此多的国际性海洋大会? 其实,“理所必然”,有迹可循。


青岛是我国著名的海洋科技城,集聚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高端涉海机构、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特别是“国字号”海洋科研院所、高校云集,例如我国第一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国家深海基地,我国海洋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崂山实验室,我国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综合海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我国成立最早也是目前实力最强的综合性海洋水产研究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以及我国海洋领域综合实力最强的高校——中国海洋大学。可以说,青岛拥有我国最强的海洋资源禀赋,已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海洋科研高地。




微信图片_20231007172751.jpg

在2023世界海洋科技大会上,8个项目现场签约



依托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科研优势,青岛有能力聚集全球海洋领域资源,举行国际海洋科技领域交流盛会。2023年世界海洋科技大会由山东省政府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青岛市政府、山东省科协、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海洋学会承办。自2019年以来,世界海洋科技大会的举办地均在青岛;2023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由崂山实验室主办,此前已在2016年、2018年在青岛举行两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位于青岛,在青岛举行国际启动大会可谓“题中之义”。


作为我国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宣示地,青岛更有责任举办好国际性海洋大会。从定位上来说,中央赋予青岛“强化海洋功能和特色,带动形成一批现代海洋城市”的新使命,山东在海洋强省建设中赋予青岛“一核引领”的重任。不断搭建国际海洋交流新平台,拓展国际海洋合作新空间,青岛责无旁贷。


“为什么全球的海洋科学家近年来不断地聚集到青岛这个地方来?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说明青岛的影响力在日益扩大,彰显了青岛在海洋领域的地位和作为。” 欧洲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乔方利说。




2


看见前沿

····

····

····


在国际性的海洋会议上,国内外海洋领域的顶尖专家相聚一堂开展探讨交流,实质上打造了一个看见海洋科技前沿的平台。


“深海蕴藏着地球上远未认知和开发的宝藏,但要得到这些宝藏,就必须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方面掌握关键技术”。在2023世界海洋科技大会海洋观测与探测技术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介绍,团队正在建立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备,打造“载人海底实验室”,推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


按照初步规划,该海底实验室最大工作深度达2000米,最大载员数6人,在自供电条件下,可工作15天;在充电条件下,可最长工作30天,很大程度上解决利用无人潜水器、载人潜水器等手段作业时间受到限制的问题,保障科研人员在海底长时间开展作业。


海洋蕴含着丰富的药物资源,堪称巨大的“蓝色药库”。就像青岛向海问药、着力打造中国的“蓝色药库”一样,国外也涌现“向海问药”(drugs from the sea)的热潮。在2023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达·约纳特就分享了“用于新型抗生素的海洋细菌和真菌”研究。


当前,新药研发迫切需要开拓新资源。而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众多资源远比陆地上动植物活性要高,开发潜力巨大。正如阿达·约纳特所言,目前地球上可用来研制抗生素的原料已被广泛尝试,要研发新型抗生素,增强抗生素的有效性,她把目光投向了海洋。海洋新药研发,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相信阿达·约纳特的工作进展,很多人都拭目以待。




微信图片_20231007172751_1.jpg

在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国际启动大会上,浪致混合理论发布。李勋祥摄



“海洋十年”是近年来联合国发起的最重要的海洋倡议,被称为“一生一次”的全球顶层海洋科技倡议。在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国际启动大会上,发布了2项国际前沿科技成果,即浪致混合理论和新一代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海洋表层漂流浮标。而这2项成果均来自青岛。


青岛是我国“海洋十年”参与度最高的城市。该两项成果的发布,为联合国“海洋十年”提供了高质量公共服务产品,标志着我国在海洋和气候预测领域走到了世界的最前沿,实现了从国际“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3


携手合作

····

····

····



回顾历史,世界海洋科技大会、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等国际性海洋大会已举办过多届,除了看见、互鉴前沿海洋科技外,还给青岛以及我国留下了什么?




微信图片_20231007172751_2.jpg

“蛟龙”号新母船“深海一号”



项目。在2023世界海洋科技大会上,有8个项目现场签约,推动青岛绿色低碳发展和海洋经济、海洋产业突破。据青岛市科协统计,自2019年举办世界海洋科技大会以来,青岛不断聚集海洋人才、学术、产业资源,加强国际海洋科技领域交流,每届大会都会吸引大约3个国际组织、10余个国家的专家参会,目前已有近40项合作项目通过大会落地青岛。


平台。通过举办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崂山实验室与澳大利亚共建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为南大洋与南极研究搭建了全球性合作基地;与美国共建国际高分辨率地球系统预测实验室,面向全球发布共享最高分辨率的地球气候系统模拟大数据;推动了第四届世界海洋观测大会(2029年)“落地”青岛,这将是海洋观测领域世界顶级盛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中国将在世界海洋观测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




微信图片_20231007172751_3.jpg

2023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 韩星摄



机遇。当前,气候变暖引起的强对流天气频发、海平面上升等成为全球性挑战,仅凭单个国家力量无法解决世界性问题,必须开展联合攻关。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国家间、地区间携手合作迎来历史性新机遇。在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国际启动大会上,青岛研发的GNSS浮标将在“海洋十年”框架下积极推广应用,我国在一些海洋领域开始起带头作用;“金砖国家海洋预测模式的改进与示范应用”国际合作项目第一次线下会议等平行论坛召开,我国正不断开拓海洋国际合作新空间。


同一个地球,同一片海洋。过去的半个月,全球十多个国家、数百位海洋顶尖专家齐聚青岛,碰撞思想、畅谈合作,让人切实感受到磅礴的“蓝色力量”。21世纪是海洋世纪,向海向洋,青岛的“海洋故事”正在世界传得更广。



来源:青报观象山(作者:勋祥)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