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纪兰院士、王颖院士就中国近海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管理的科学问题调研威海

来源:市蓝色经济研究院 愚人读海   发布时间:2021-05-16 10:56:05 

2021年5月13日,中国科学院苏纪兰院士、王颖院士专家组18人来到威海,对中国近海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管理的科学问题及政策建议开展座谈会,并实地调研(东浪暖)滨海生态种质繁育与开发示范基地、国家级五垒岛湾湿地公园湿地、香水河生态岛海岸带蓝碳科研与实践基地、碳时代·碳未来展厅、蓝碳实验室、南海蓝碳·盐生植物实验基地。

微信图片_20210516105236.jpg

 滨海种质繁育与开发示范基地

国家级五垒岛湾湿地公园湿地微信图片_20210516105242.jpg微信图片_20210516105241.jpg

碳时代·碳未来展厅

微信图片_20210516105244.jpg微信图片_20210516105245.jpg

香水河生态岛海岸带蓝碳科研与实践基地

微信图片_20210516105246.jpg微信图片_20210516105248.jpg

蓝碳实验室 

南海蓝碳·盐生植物实验基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统筹人类社会各个体系,全方位建设生态文明体系。专家组分别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海洋能源开发、海洋装备研发与制造、海洋牧场等方面进行提问交流,威海市海洋发展局杨芳副局长、威海市海洋发展研究院蔡德泉副院长、南海新区管理委员会迟永伟副主任、南海新区农业海洋局刘新庆局长、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王诗成名誉院长、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院长(威海市海洋生态经济研究院)赵明波院长对专家组提问进行了详细回答,专家组认为威海的生态和谐发展的示范模式很有推广意义,建议威海市采取科学措施对海岸带进行长期评估。

微信图片_20210516105257.jpg微信图片_20210516105258.jpg

“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谁来建设生态文明”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问题,海洋科学不是单靠一代人的奋斗,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永续接力。王颖院士认为赵明波院长提出的滨海湿地的保护、修复、和循环经济的思路非常符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盐生植物种质繁育工作可以培育“吃掉”盐分的盐生植物,有望将大量盐碱地变成良田,滨海湿地土壤碳埋藏通量,证实了滨海湿地巨大的储碳空间和固碳能力,为发展蓝碳和碳汇交易奠定了基础。王颖院士对赵院长的大胆的科研精神予以鼓励,希望赵院长带领年轻团队长江后浪推前浪,做海洋生态的传承者、践行者。

微信图片_20210516105300.jpg

生态文明建设本质上就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安全的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现代化的过程,南海新区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滨海湿地修复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蓝院也将立足于南海新区,以实践回答生态文明建设的规范、内容和路径,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精神,攀科学高峰,从脚下做起,把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变成海洋生态经济产业化的“良田”。

微信图片_20210516105302.jpg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qp6c8edj19R4r-pD9oIQRQ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