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十四五”期间着力推动海洋渔业、海工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海洋经济   发布时间:2021-03-31 09:53:37 
    烟台精耕海洋,将海洋渔业、海工装备制造业等作为经济发展的“蓝色引擎”,发力建设中国海洋经济大市。

      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对外宣布,“十四五”期间,烟台市将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到2025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到2500亿元人民币。

微信图片_20210331095323.png
“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

      据悉,烟台市近年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海洋牧场,各类海洋牧场面积达110万亩,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人民币。打造了4条海洋牧场发展带,启动了亚洲最大的海洋牧场建造项目“百箱计划”,“长鲸1号”等一批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体示范工程投入运营。

微信图片_20210331095325.png

      目前国内交付的半潜式钻井平台80%在烟台制造,“烟台造”大国重器“蓝鲸1号”“蓝鲸2号”在南海顺利完成两轮可燃冰试采,将中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能力带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烟台探索打造海上“绿水青山”,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近年来腾退、拆除近岸筏式养殖区20余万亩,持续开展海洋生态修复,每年增殖放流各类水产苗种10亿单位以上,生态渔业产值突破100亿元人民币。

      据悉,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还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政企社科”四方联动增殖放流新模式,为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深耕蓝色牧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烟台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丰富,该市海洋经济正以年均10%的增长率乘风破浪发展。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_8Te4pgIsR2hnhBM4P4uGA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