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说八十一|酣睡黄河口

来源:中国海洋网   发布时间:2020-04-13 16:41:10 
人生就是一趟从沉睡到醒来的旅程,只不过每个人从睡梦中醒来的方式和时间不同,所以便有了人生如梦之说。而我想说的是,如果人生中有一个梦能让你醒来后令终生魂牵梦绕实属幸事。

黄河,刘禹锡诗曰: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微信图片_20200413164006.jpg

李白诗赞: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是世界上一条奇特的大河,它从巴颜额拉山北麓的冰峰雪山中发源,一路向东流去时经过一座偌大的黄土高原后,变成了一条黄色的泥河,它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正是这条黄河孕育了一个黄肤色的民族。

那是2000年一个难忘的深秋的夜晚,不期而遇的年度第一个寒潮在我外出采访时撞上了。那次采访是笔者自己给自己出的题目,经请示报社后,便迎着逼人寒风去了黄河口。

黄河口北岸,一片共和国新生的土地,由于黄河从未停止过其造陆运动,使这块新生的土地只是在近年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日益显现出其强大的资源与开发潜力。在这片新生土地上,国家测绘局对其测量时曾打下一个基准桩,而胜利油田海上石油开发区则位于基准桩的西侧,因此这块小区域便被人们称之为了桩西。

那是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夜晚,因采访持续到晚上已无法返回东营市区只能夜宿黄河口。河口气温己降至3摄氏度,并伴有呼呼的西北风,而我却穿着衬衫。海洋钻井公司的同志对我说:“委屈你了,今夜你只能住在我们前线作业的临时办公室里了“。此时我并未感到委屈,竟在心底升出一种荣幸感,城市大酒店虽然舒服却绝无有这种与黄河母亲咫尺之近的贴切,这无疑是一种幸运。睡在夜深人静黄河口的土地上,旷野中耳畔只有静谧之中的风响,满目可见碧空中闪烁的繁星,夜幕朦胧中不时传来鸟语和蛙鸣,使我真切地体验了纯真大自然的原始。

微信图片_20200413164009.jpg

那夜我忘却了寒冷,忘记了长途奔波的疲劳,更忘了心头烦人的琐碎事,完全坠入了一种情怀之中。哇,我有幸睡在了黄河母亲身旁。

这是一个不眠之夜,尽管是躺在硬板床上,心绪却安静了许多,这片土地之南紧紧依着黄河,之东紧紧偎着渤海,之北搂着黄河三角洲平原。它空阔、平坦,盐渍泛泛的大片土地上显现出一块块小水洼,一簇簇红色的碱蓬和一片片顽强生长的芦苇间断分布其间。偶尔会有飞鸟从水洼或苇丛间跃起空中在旷野上鸣叫。此时此刻,在尚存一缕残阳如血的辉映下,让我油然生出一种远古洪荒的神秘感和神圣感。

在这人烟稀少的河口,多有胜利油田从事海上石油开发的生产作业人员。记得那天晚饭是在作业现场附近的一家小饭店吃的。没有讲究的菜肴,而那一盆羊肉汤的纯和一盆鱼汤的鲜溢出的盐渍味、碱土味和海腥味却让我有了一种往日不曾有的粗旷感和野性感。

微信图片_20200413164010.jpg

有人说这里荒凉、僻远,而我却觉得它静谧富饶。不是吗?新生的土地经过时间的洗礼变的厚重而有了生机,盐碱地上己开始长出了碱蓬、野草和芦苇。远处的部分土地也已开始耕种了庄稼……

有人说这里原始,我说未来这里一定是热土。不是吗?早先的黄河口只有下海打鱼的人才会偶尔光临,而今这里地下和海中蕴藏的石油资源己经吸引开发者来到了这里,拓荒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明天。

有人说这里落后、愚纯,而我想说这里是黄河母亲的胸怀,将又一次撑起一代人走出落后溶入共和国美好的未来。因为黄河母亲从亘古洪荒走来,磨砺了不屈的性格,孕育了一个民族,教会我们勤劳、宽容和伟大。面对黄河口浓缩了的伟大母亲人格力量澎湃不息奔向海洋,我们该是何等的渺小,又有何颜面去指责己经苍老了的母亲?!

那一夜,睡在黄河母亲的身旁,我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温暖,一种特别的安全、坦然和自豪。

微信图片_20200413164011.jpg

黄河在这里定格。母亲河的性格在这里浓缩。陡然间我感悟到正是黄河文化与海洋文化在这里的碰撞、交融与聚集成就了龙图腾。

黎明前的一刻,朦胧中思绪竟冲上九宵,俯瞰下界似乎看到黄河巨龙己腾飞,昂首于渤海之滨,双目透视之遥远大洋与苍穹。

我终于酣睡了,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温暖母亲的体温甜甜的睡了。

微信图片_20200413164013.jpg

酣睡黄河口,当东方的海面泛出朝霞时,忽然间想起曾经读过一本书中作者写下的这样一段话:现实的地球上,沧海桑田的演变要经过痛苦的几万年,人类的文明进程就更是如此。当它是海的时候,人最好是鱼;当它是桑田的时候,人最好是蚕。在海水已经变干,陆地的盐碱还没有冼净,还没有肥力,还很荒凉的时候,几片稀疏弱小的桑叶刚刚装点出一点儿生机,这时候的蚕,生活最为艰难,每蜕一层皮都像经过一场死的搏斗和磨难。那些在蜕皮过程中被盐碱浸死的蚕,就只好变成肥料,它的价值就是为这瘠薄的土地增添一点养分……

                                  2020.3

作者简介

李明春,《中国海洋报》资深记者,国土资源作协会员。

1968年入伍北海舰队,中国海洋大学毕业,华师大结业。撰有新闻、科普、散文、评论、传记、科幻等作品数百万字。

出版《海权论衡》《海洋龙脉》《纵横中国海》《海洋强国梦》专著,传记《一代宗师——赫崇本》,纪实文学《中国深蓝梦》,长篇报告文学《闯海的男人》,长篇小说《红海滩》《混沌》等30余部。央视纪录片《中国向阳红——向阳红09》《蛟龙潜深洋》撰稿,大型海洋文化纪录片《走向海洋》撰稿人之一。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lhP4LAQV3PRuaT5-rYyEeA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