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海洋一所研究员林学政 在中国第十次北极科学考察航次中,因感身体不适,经抢救无效去世

来源:观沧海等 海洋知圈   发布时间:2019-12-12 14:00:25 
2019年9月3日,我国极地微生物领域的知名专家,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海洋生态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学政,在中国第十次北极科学考察航次中,因感身体不适,经抢救无效去世。他带着对极地科研事业无尽的牵挂,在北极寒冷的海洋里留下了人生最后的足迹,将生命定格在48岁。作为一名极地微生物学科学家,林学政将极地微生物作为科研主攻方向,毕生致力于该领域研究,为极地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我国极地微生物学的科研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

微信图片_20191212135830.jpg

林学政研究员

林学政
博士,研究员。
1990-1994,山东大学微生物学系,理学学士;
1994-1997,山东大学微生物系,理学硕士;
1997-20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理学博士。
博士毕业后海洋一所工作,主要从事极地等特殊环境微生物菌种资源的分离保存与多样性分析、环境适应性机制研究及低温酶、活性先导化合物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研发,曾多次参加南北极科考。
主持/参与863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公益、极地专项等各类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SCI论文近3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获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等各类奖励5项;指导的研究生曾获国家海洋局优秀研究生毕业生、国家奖学金等各类奖励。
2019年9月3日,林学政在中国第十次北极科学考察航次中,因感身体不适,经抢救无效去世。

微信图片_20191212135925.jpg

发表论文

Lin X*, Zhang Z, Zhang L, Li X.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a denitrifying bacterium, Pseudomonas sp. CC6-YY-74, isolated from Arctic Ocean sediment. Marine Genomics, 2017, 35:47-49. 10.1016/j.margen.2017.05.007.

Lin X*, Zhang L, Liu Y, Li Y. Bacterial and archaeal community structure of pan-Arctic Ocean sediments revealed by pyrosequenci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17, 36(8):146-162.

Zhang S, Song W, Yu M, Lin X*. Comparative genomics analysis of five Psychrobacter strains isolated from world-wide habitats reveal high intra-genus variations. Extremophiles, 2017, 21:581–589.

Song W, Lin X*, Huang X. Characteriz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three cold shock protein (CSP) genes under different stress conditions in the Antarctic bacterium Psychrobacter sp. G. Polar Biology, 2012, 35:1515-1524.

获奖与荣誉

2005年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促生、抗逆、防治病害的多功能生化-生物制剂与推广应用”,第四位;

2006年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利用盐生植物牛蒡叶生产绿原酸及其应用研究”,第二位;

2012年度《微生物学通报》优秀论文“南极抗细菌活性菌株的筛选及系统发育分析”;

2011年度极地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分子伴侣共表达对低温脂肪酶Lip-948可溶性异源表达的影响”。

主持项目

863计划重点项目“极地特殊海洋微生物资源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南极适冷菌Psychrobacter sp. G温度与盐度胁迫下基因表达谱分析及冷/热激基因应答机制研究”。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极地微生物免疫活性多糖的研制及其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技术”。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深远海(极地)微生物生物农药的研制与中试示范”。

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 “北极海域海洋生物和生态考察”。

青岛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青岛海洋生物医药分析测试与中试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科技贡献

极地微生物菌种资源库:从南北极海水/海冰、沉积物、土壤等各类样品中分离保存各类极地微生物近万株,发现了一些新种;

环境适应性研究:利用基因组、转录组、qRT-PCR、WB等技术研究了极地微生物对温度、盐度、氧化胁迫的环境适应性机制;

生物活性物质研发:对极地微生物的低温酶、抗菌活性物质、免疫活性多糖及硝化/反硝化菌株及其应用潜力进行了评估。

相关阅读

来源:节选自 观沧海《说不出再见!追忆海洋一所研究员林学政》

未完成的对话

海洋一所海洋生物活性重点实验室三楼,林学政办公室内摆设仍与他生前在此工作时一样——一张干净整洁的办公桌、一套摆满了书籍和资料的书柜。

林学政曾对妻子李颖说,如果我明天退休,今天就会把单位的所有事情处理好。李颖当时听这句话没在意,如今想起来内心五味杂陈,她按照丈夫说过的话来处理后事。

李颖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丈夫的两台电脑里,全是工作文件,唯一可称得上是个人文件的是一个记事本,上面记录的是2016年第七次北极科考一家三口在青岛机场送别、上海集合与出发的随笔。办公室抽屉里珍藏着两张往返北京的火车票,那是2018年送女儿上大学的纪念。

林学政每次科考会为家人准备一些独特的礼物,如北极科考途中为女儿收集的大大小小漂亮的海螺壳、在南极给妻子写的明信片、盖着邮戳的南北极纪念封……无不诉说着这位极地男儿的剑胆琴心。

十北临行前,女儿一再嘱咐林学政要把茶具带上,那是女儿上大学后的第一个父亲节,用勤工助学的钱给爸爸买的礼物。林学政登船后传回的唯一照片也是这套茶具的照片,记录着满满的父女情深。

在亲朋好友眼里,生活中的林学政幸福恩爱、孝悌垂范。能成为中国极地科考队员,家人一直引以为豪。虽然极地科考时间久、任务重,全家人一直是不遗余力地支持。2019年8月8日,李颖和女儿将丈夫送到第十次北极科考集合地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却定格为永别。

这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建立一个微信群,群名叫“脚踏实地谋发展×努力努力再努力”。8月底,李颖和孩子在群里聊天,林学政没参与,李颖觉得丈夫好几天没说话,便在9月2号晚上问他最近状况。

北京时间9月3日凌晨3时39分,林学政回了一句话:“黑白颠倒,睡觉质量太差”。李颖看到这条消息已经到单位,她随即回复出海真辛苦啊,并打了一个逗号,没来得及说后半句话。

命运总是难以捉摸,也就在那天,林学政撒手人寰,李颖悲痛欲绝,当她再看到这条未完待续的对话时,她是多么希望当时能再多说说心里话。

“惊涛骇浪履平地,寰球两极留足迹”是林学政生前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也正是林学政一生里最真实的写照。多少年来,心怀极地梦想的科研工作者们前赴后继,在极地风雪中洗礼人生,将一片赤诚洒向汪洋大海,然而无论遇到多少的艰难险阻,无论身陷多大的险恶苦境,他们初心不改,信仰不变。相信未来,也会有更多的科研青年源源不断地加入考察队伍,走进神秘极地,探索未知领域、揭示科学奥秘,为国家崇高的极地考察事业不断拼搏和奋斗!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xdIH5SD3pmWF-QdirFQ5RA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