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关于我国的海洋保护地你了解多少?

来源:威海蓝色发布   发布时间:2019-11-05 09:46:50 

海洋保护地

自然保护地是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和海域。


生态环境部负责组织制定各类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并监督执法。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牵头多部委联合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全面加强对包括海洋类型在内的各类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持续加大对涉自然保护地违法违规问题整治力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微信图片_20191105094451.jpg

▲锦州大笔架山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微信图片_20191105094454.jpg

▲辽河口红海滩国家级海洋公园

微信图片_20191105094455.jpg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微信图片_20191105094456.jpg

▲海南万宁大洲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洋自然保护地的保护对象类型丰富,包括以中华白海豚、文昌鱼、中国鲎、绿海龟等为代表的海洋生物物种类保护对象,以贝壳堤、陆连岛沙堤、牡蛎礁、海蚀地貌等为代表的海洋自然景观和遗迹类保护对象,以红树林、珊瑚礁、河口湿地、海岛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为代表的海洋及海岸生态系统类保护对象。

微信图片_20191105094457.jpg

▲中华白海豚

微信图片_20191105094458.jpg

▲文昌鱼

微信图片_20191105094459.jpg

▲贝壳堤

微信图片_20191105094500.jpg

▲海蚀地貌

微信图片_20191105094501.jpg

▲红树林生态系统

微信图片_20191105094502.jpg

▲珊瑚礁生态系统


2018年,对89个海洋保护区开展了监测,其中对25个保护区开展了保护对象监测。监测的保护对象中,沙滩、海岸、基岩海岛及历史遗迹基本保持稳定,活珊瑚覆盖度有所降低,贝壳堤面积持续减少。在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监测的15个保护区中,均有互花米草分布。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EeDaAA2XKu5jg495kTql2g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