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超2亿!中国海洋大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取得重大突破
截至12月5日,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工作已接近尾声。根据科技部已公示的48个重点专项统计,目前已立项939个项目,拟安排中央财政经费约180亿元。其中,中国海洋大学承担项目8项,获资助专项经费21184万元,经费排名位列全国高校第5位,项目数位列全国高校第9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十三五”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改革推出的核心计划之一,是科技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科技项目设置重复、分散、封闭、低效等现象,化解多头申报、资源配置“碎片化”等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该计划整合了“973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专项”等十余类专项计划,旨在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强调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且呈现以项目整体申报、项目支持数量大幅减少特点,对于以基础研究擅长的高校而言,申报难度较大。为此,学校科技处积极应对、科学谋划,以学校海洋、水产两个一级学科为突破口,针对48个重点专项中与我校密切相关的“全球变化与应对”“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和“蓝色粮仓科技创新”四个专项特点,按照学校顶层设计和统一部署,分类施策,精准突破。在项目申报过程中以“工作前置、知己知彼、守住底线、合作共赢”作为新时期的指导思想,探索建立了“整体策划、建议指南、整合队伍、突破评审”的项目组织模式。在研究分析指南、组织研讨与预答辩、形式审查和申报等各个基础环节精准发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这批项目的启动实施,将大幅提高学校科研水平,显著提升中国海洋大学服务国家海洋环境安全、推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助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与此同时,也为中国海洋大学实现“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提供强力支撑。
附:立项清单
所属专项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总经费(万) |
全球变化及应对 | 2018YFA0605700 | 南大洋在全球热量分配中的作用及其气候效应 | 蔡文炬 | 1000 |
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 | 2018YFC0309200 | 海底沉积物力学特性的原位测试装置 | 贾永刚 | 959 |
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 | 2018YFC0311200 | 海洋生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技术与健康功能新产品的研发 | 薛长湖 | 2825 |
海洋环境安全保障 | 2018YFC1407600 | 渤海入海污染源解析与水质目标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郭皓 | 2690 |
海洋环境安全保障 | 2018YFC1406700 | 极地微生物资源、生命特征与环境生态效应及应用潜力评价 | 张玉忠 | 1470 |
蓝色粮仓科技创新 | 2018YFD0900100 | 水产养殖生物生长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基础与调控机理研究 | 胡晓丽 | 4085 |
蓝色粮仓科技创新 | 2018YFD0900400 | 水产动物精准营养及其代谢调控机制 | 何艮 | 4015 |
蓝色粮仓科技创新 | 2018YFD0901100 | 水产品营养功效因子结构表征与功能解析 | 王玉明 | 4140 |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News/10/2018-12-07/56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