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渔业呈现良好、稳定、健康发展态势

——简析2006年渔业生产形势

来源:佚名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6:35 

今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十一五”开局之年,上海渔业按照建设“都市型水产业”发展要求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得到了认真落实,渔业主要经济指标良好,上海渔业呈现出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其主要特点:

一、水产品总产量和渔业总产值实现同步增长。预计水产品总产量达38.5万吨,同比增长9%,渔业总产值达55亿元,同比增长7%。

二、市郊淡水生产正常。受城区扩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部分鱼塘被占用,养殖面积略有减少。但是各地在科技入户、增殖放流、培训新型水产养殖人才的推动下,水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明显上升、部分渔业资源得到恢复,市郊淡水生产形势仍较为乐观。特别是常规繁育苗种达32亿尾,同比增长15%;内陆捕捞产量增长60%。

三、名特优养殖生产继续保持强势。特别是河蟹、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仍保持在22万亩以上,河蟹产量达6000吨,与去年持平,南美白对虾产量达5.4万吨,同比增长二成。虾、蟹类产值达20亿元,占内陆养殖产值的55%以上。三个“产业带”即海水虾类产业带、淡水虾类产业带、河蟹产业带生产形势较好。

四、进一步拓宽上海渔业发展空间,市外基地养殖保持稳定。据统计,崇明、奉贤等区(县)在13个省市建立市外养殖基地面积达96万亩,同比增加6万亩。

五、水产品加工有了新进展。水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正常,特别是虾、蟹类加工量同比增长30%,其中,南美白对虾加工量达2.2万吨,占生产量的40%,从而有效地确保了养殖户的增产增收。

六、渔民收入稳步提高。预计今年渔民收入增加10%。原因:一是水产品市场价格保持“上升”,市场供应丰富,水产生产和销售两旺,预计全年水产品价格比上年上涨约3.5%;二是本市养殖“龙头”品种虾、蟹类产量增产,加之,塘边销售价格同比增加一成,经济效益显著;三是在柴油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国家及时对广大渔民给予政策性补贴,从而降低的生产成本,渔民得到了实惠。

2006年11月20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