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陈冀胜院士:探身海洋寻良药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10-27 16:04:13 

在海洋生物里发现更多有用的、新的化学物质,这成为年过八旬的陈冀胜如今最大的事业心愿。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自古流传的这一说法,闪耀着来自民间的智慧之光。与各种毒素、药物打了一辈子交道,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冀胜深知,这些“经验之谈”背后实则大有学问。

然而,陈冀胜却并不想满足于“知其所以然”。他开始行走在化学与生物的交叉地带,试图摸索出一条独特的药物创新之路。

只是很多人没有想到,他会将最终的兴趣和目光,投向一片尚不为人所熟知的“蓝色”科研领域——海洋药用生物资源。

因具有极其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海洋被陈冀胜视为找药的“富矿”。

陈冀胜学习化学出身,他眼中的海洋资源,仍然构成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海洋生物产生多种类型的生物活性极强的化学物质,可以成为开发创新药物的重要源泉。”

在海洋生物里发现更多有用的、新的化学物质,这成为年过八旬的陈冀胜如今最大的事业心愿。

现实充满挑战。虽然我国具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但目前为止所发现的药用海洋生物品种却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具有显著活性的海洋生物化合物,又因其结构复杂而难以规模化生产。合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让陈冀胜对研发海洋药物的未来充满信心。

然而更大的困难来自产业界,由于海洋创新药物的开发投入高、周期长,很多企业选择以“仿制”为主,创新热情不高。

“一步一步来,急不得。”陈冀胜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这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的工作,更需要与相关专业机构密切合作,“比如基因组学方面的工作,我们的团队就在与外单位合作”。

毕竟年龄不饶人,陈冀胜将科研一线的很多工作拜托给了团队的“战友”。如果是重要的学术研讨或交流会议,他则一定不辞辛劳,四处奔忙。而对于无关研究的社会活动,他则是“能推掉就推掉”。

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留给科研业务,这是陈冀胜几十年来秉持的一条工作原则。年轻时,他习惯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后来出任行政领导,琐事很多,他仍要求自己每周抽出至少30%的时间给研究工作。

也许正是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执着,让他的事业从较为单一的防化工作起步,一路延伸至药物化学、海洋生物等广泛领域。

陈冀胜心无旁骛作研究,还要感谢他的“贤内助”老伴。“她退休很多年了,家里的事情基本都是她管。”陈冀胜憨厚的笑容里,似乎包含了几分歉疚感。夫妻二人的日子过得简单而充实,相比于参加热闹的老年人文体活动,他们更喜欢安静地散步,随意地走走看看。

1932年出生的陈冀胜在抗战烽火中度过年少时光,举家逃难至重庆……查看原文:http://www.wokeji.com/index/renwu/2016-10/26/content_280280.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