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多宝鱼辟谣:类似情况澳大利亚食品标准管理局评估结论是无安全和健康风险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2-29 12:32:34 

2016年2月27日,国家网信办发文称已要求网站依法处置了广泛流传的一些谣言,其中包括关于多宝鱼的谣言——就是那句“千万别吃多宝鱼了,可致癌致胎儿畸形”,这是谣言!央视新闻也就此特发了央视评论。
可以说国家已经为多宝鱼辟谣了!

那么,究竟这次谣言是怎么产生的呢?

公众对于食品中的药残指标非常敏感,容易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恐慌。因此,政府在发布食品安全相关信息时,首先要科学论证、标准清楚,其次要由权威部门按规范程序发布,进行明确说明。

2004年,澳大利亚在进口虾中检测到硝基呋喃类物质,谣传会致癌,公众对此担忧,产生恐慌。澳洲新西兰食品标准管理局在对其进行科学评估后,发布了《情况说明书》,在《情况说明书》中保证:“对虾中硝基呋喃含量相当低,一个人食用目前发现含量的40万倍仍是安全的”。澳洲新西兰食品标准管理局针对谣传明确地辟谣:“没有证据表明硝基呋喃会使人体患癌!没有健康和安全风险!”。这样成功地平息了谣传导致的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恐慌。

2015年,济南某区公安食药环侦中队抽查到一例多宝鱼含硝基呋喃代谢物(与上述澳洲检测的虾中的物质和含量是一致的),办案民警主动约媒体采访,毫无依据地在电视上大谈会致癌致胎儿畸形等等。这个视频再被加上耸人听闻的标题,在微信上大量转发、扩散,很快使公众对多宝鱼食用安全产生了严重恐慌。这是不符合食品安全信息发布规范的,也是轻率的。

多宝鱼蒙受了“致癌致畸”的不白之冤,消费者将多宝鱼列入了黑名单,整个多宝鱼产业几近崩溃。

多宝鱼致癌谣言居然是从食药监部门传出的!继而直接导致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恐慌!而同样的情况澳洲新西兰食品标准局是先进行科学论证,再明确发布信息平息谣传造成的恐慌!

由上对比可见,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信息发布等相关制度远未完善,亟待规范。

现在,这方面国家已非常重视,盼望能尽快完善,从而避免再制造出这样的谣言误导消费者,也避免其他食品再遭受多宝鱼产业这样险被摧毁的无妄之灾。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