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打造高水平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
近日,山东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未来5年,山东省将探索人海和谐、海陆并进、彰显特色的科学发展模式,加快建设海洋强省,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
《建议》提出,“十三五”期间,山东省要扎实推进区域发展战略,主动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面融入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要加大陆海统筹力度,增强经略海洋意识。优化海洋开发布局,编制实施全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确定海域主体功能,合理有序开发海洋空间,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制定深远海发展战略,打造全国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
《建议》指出,山东省将加大海洋科技发展力度,优化海洋科技、教育、人才资源配置,集中力量攻克海洋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推进海洋生物医药、深海技术装备研发、特种船舶研发设计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实施“透明海洋”工程,重点在海洋监测、深水技术、资源开发等海洋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建设海洋智库,组织开展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权益保护等重大战略问题研究。
在强化海洋经济体系建设方面,《建议》强调,山东省将构建低消耗、低污染、高收益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进“海上粮仓”建设,加快发展远洋捕捞、渔业深加工等现代海洋渔业。壮大海工装备、海洋能源、海洋化工、海洋工程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海洋生物与医药、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海洋新材料、深海资源开发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沿海和远洋运输,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国际物流中心。推进海洋文化、海上体育和海岛海洋旅游融合发展,建成世界知名的滨海旅游目的地。
同时,《建议》还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推进沿海、内河港口布局调整与整合,促进港航一体协同发展,建设现代化港口群,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前期工作。加快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以渤海湾、莱州湾、胶州湾为重点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积极参与国家对外开放陆海大通道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建设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打造东北亚及环太平洋合作重要平台。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