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钱 卓 通讯员 江志伟
本报讯 围绕“三创”战略的推进,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近期推出了一揽子扶持创业政策,努力为海洋领域创业者打造“宜业”的创业环境,一个汇聚“工作科研生活”于一体的环境体系正加快成型。
天津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近期整体入驻蓝色硅谷核心区,与此同时,天大海洋工程创客空间也将迎来首批创客。该创客空间是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的“蓝谷三创”之一。据天大海洋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咸良介绍,整个创客空间所在的大楼集生活、娱乐、工作于一体,提倡通过共同生活工作,发现创新创业的契合点。同时空间还配以工商、财税、金融、技术转移等一体化的配套服务体系,解除创业者后顾之忧。
“蓝谷三创”的另外“两创”分别为熔钻创客空间和深蓝创客空间。前者由青岛罗博飞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以从事渔业设备、海洋仪器仪表、水下机器人等海工设备的创业者为主,致力于打造海洋装备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后者是蓝色硅谷核心区最早开门纳客的创客空间,早在6月初就迎来了中国海洋大学的7个海洋科技、节能环保类创业项目。
为了帮助这些创客空间尽快做强做大做出成果,蓝色硅谷核心区专门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如设立1亿元的创新创业发展专项资金,为相关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免费研发用房、创业资金扶持,在落户、子女就学、人才公寓购买等方面也给予充分的照顾和帮助。同时,出台奖补政策鼓励多元化主体投资建设孵化器。
在强化上述“硬件”服务的同时,蓝色硅谷核心区还不断提升”软件”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创业人才来此创业扎根。目前,蓝色硅谷已启动了城际轨道交通、市政道路等“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7.3亿元的18条道路建设已经竣工12条,为核心区的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整个道路工程完工后,每个新镇都可实现15分钟生活圈,完全实现职住一体。”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蓝色硅谷交通规划预计在2020年全部完成建设。整体完工后,从蓝色硅谷到青岛市区主城区基本实现一小时内到达。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明年完成主体建设后正式招生。”上述负责人介绍,考虑到蓝色硅谷需求大量技术人员,未来启动小区内还将配套建设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附属中学,届时蓝色硅谷内可完成从幼儿园、小学一直到博士后的“教育产业链”。此外在5所新镇中预留一块大学用地,用于未来建设相应的国际学校。“主要考虑到未来蓝色硅谷会吸引很多国外专家到此就业,建学校是为了解决其子女就学需求。”该负责人介绍,其他社区配套教育设施中,各片区按照人口配置“小初高”教育体系,其中青岛十九中目前已开工,完成后可容纳4500名学生,预计明年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