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挺起能源报国的脊梁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3-06 08:50:36 
中国海油不仅是新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探索者,也是新时期“一带一路”战略的积极践行者。目前,中国海油在印尼、中东、北非、欧洲等“一带一路”区域都有业务。图为2014 年10 月22 日,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访问中国海油,商讨在油气领域建立互利合作事宜。
中国海油沿“一带一路”形成油气贸易网,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载回1200多船原油和天然气,乘“一带一路”东风,中国海油蓄势待发。图为2014年12月28日,第一船6万吨清洁能源液化天然气从中国海外首个大型液化天然气生产基地澳大利亚柯蒂斯岛启运回国。 澳投项目供图
海上员工庆祝中国海油完成国资委下达的利润总额1050 亿元“保增长”指标。
2014 年8 月18 日,“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北部深水区陵水17-2-1 井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我国深水油气勘探获得历史性突破。
2014年,中国海油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积极应对低油价“严冬”挑战,全体海油人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交出了一张闪亮的成绩单。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新的一年,全体海油人将在危机和挑战面前坚定跨越信念,众志成城,继续在“二次跨越”征途中挺起能源报国的脊梁。
连续5年实现国内油气年产量稳产5000万吨
对中国海油来说,2014年过得很不平凡。面对老油田递减快、新项目密集投产、8个台风过境等挑战,中国海油精细管理,加强创新,千方百计抓上产。公司国内油气年产量连续5年实现稳产5000万吨,海外油气产量稳步增长,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4年,公司老油田调整稳产,继续贡献产量价值,13个新项目投产,成为油气上产“新生代”。到目前,公司国内近海的生产油气田已突破百个,生产平台达200座。公司油气勘探实现历史性突破,自营与海外齐头并进,深水和非常规比翼齐飞。在渤海,旅大21-2构造成功评价,渤中8-4评价喜获高品位油藏;在西非加蓬,盐下区块钻遇200米厚气层,该海域发现天然气尚属全球首次……
同时,公司中下游板块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在逆境中寻求突破。2014年,历经宏观经济下行趋势的磨砺,承受油价“断崖式”下跌的考验,中国海油在全系统开展“质量效益年”活动,强化“质量第一、降本增效、勤俭办企”意识,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最终超额完成国务院国资委下达的1050亿元利润总额“保增长”目标。
南海深水勘探开发取得新突破
2014年,中国海油深水作业能力取得重要突破,“海洋石油981”基本掌握了深水钻井、测试关键技术,形成了具有中国海油特色的深水石油工程技术,锻炼了深水作业队伍;“海洋石油289”“海洋石油286”等入列,深水装备能力进一步增强,深水作业船队基本形成。
在外国石油公司放弃的海域——南海北部深水区,中国海油自营勘探获得我国海域深水勘探的第一个重大油气发现——陵水17-2,连同同年投产的南海深水荔湾3-1大气田,打开了一扇通往南海深水天然气宝藏的大门。南海大气区将为国家贡献更加丰富的清洁能源。
深水开发,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装备提升。2015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颁发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中国海油以自主创新的实干与壮举,铸造利剑拓深海,引领海洋石油工业成为兴海强国排头兵。
践行“一带一路”战略成为先遣军
2014年12月28日,中国首个海外大型液化天然气生产基地——柯蒂斯液化天然气项目首船液化天然气从澳大利亚出发,途经两大洋,穿越马六甲,抵达4500海里外的天津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沿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海油每年从旗下海外油田运回的油气超过4000万吨,油气合作让“一带一路”闪耀能源光辉。
2014年,中国海油建成第7座接收站海南站,液化天然气整体接收能力跃升至每年2780万吨,清洁能源浸润“两洲一湾”;全国首辆液化天然气双燃料火车完成建造,重卡、渔船、拖拉机相继“喝”上液化天然气,交通工具“绿意盎然”;全国单厂最大天然气电厂中山嘉明电厂建成,海油天然气电厂累计生产“清洁电力”超1000亿千瓦时。顺能源革命之势,中国海油不断加大清洁能源获取力度,以锁定长期资源。一年内,在国家领导人的见证下,中国海油先后与道达尔、英国石油公司、壳牌等签署清洁能源合作协议。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