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专家"问诊"海洋生态退化 将用三年研究对策
来源:鲍福玉 发布时间:2015-05-21 03:14:22
我国有害赤潮2007年发生次数高达82次,市民喜欢吃的大小黄鱼等海产将面临灭绝……面对海洋生态退化带来的一次又一次的警示,科研专家们心急如焚。12月19日上午,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俞志明为项目负责人的“我国典型海域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与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青岛启动,八位国内顶尖的海洋专家在岛城组成一只“联合舰队”,共同问诊海洋生态系统退化。将用三年时间研究提出抑制沿海生态环境继续退化的“良方”。
“今天参与问诊的8名专家可都是海洋研究领域的权威。”说起这个由8位高手组成的“联合舰队”,中科院海洋所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研究群体的组成主要成员为俞志明、孙松、周名江、宋金明、杨红生、宋金宝、窦硕增和肖天,其中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3名 、中科院“百人计划”的专家2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海洋所权威专家2名。
“我们这样联合起来,最大的好处就是跨学科交叉吸收研究,更利于提出对策。”负责“我国典型海域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与机制”项目的专家俞志明告诉记者,参加项目的这些专家都曾在海洋动力学研究、有害赤潮发生的海洋学与生态学机理、有害藻华防控技术及生态养殖技术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而且,目前8名专家组合的团队也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俞志明表示,8名专家将针对目前日益恶劣的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系列问题,在近海海域进行研究。
“2007年我国近海未达到清洁的海域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2007年一年,有害赤潮在全国范围发生次数达到82次。”俞志明表示,海洋生态系统退化还引发了一些自然灾害,所以展开相关研究十分必要。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海洋生态系统的退化对于海洋生物来说更是一大灾难,曾经被称为“四大鱼产”的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由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大批机动渔船轮番滥捕等原因,先后出现生长型和补充型群体数量减少过度,加之现在海洋环境恶劣,目前濒临灭绝的危险。
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8名专家将围绕我国近海生态系统退化这一严峻问题,用三年时间提出抑制沿海生态环境继续退化的对策。到时也将惠及岛城附近海域。
“今天参与问诊的8名专家可都是海洋研究领域的权威。”说起这个由8位高手组成的“联合舰队”,中科院海洋所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研究群体的组成主要成员为俞志明、孙松、周名江、宋金明、杨红生、宋金宝、窦硕增和肖天,其中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3名 、中科院“百人计划”的专家2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海洋所权威专家2名。
“我们这样联合起来,最大的好处就是跨学科交叉吸收研究,更利于提出对策。”负责“我国典型海域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与机制”项目的专家俞志明告诉记者,参加项目的这些专家都曾在海洋动力学研究、有害赤潮发生的海洋学与生态学机理、有害藻华防控技术及生态养殖技术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而且,目前8名专家组合的团队也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俞志明表示,8名专家将针对目前日益恶劣的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系列问题,在近海海域进行研究。
“2007年我国近海未达到清洁的海域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2007年一年,有害赤潮在全国范围发生次数达到82次。”俞志明表示,海洋生态系统退化还引发了一些自然灾害,所以展开相关研究十分必要。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海洋生态系统的退化对于海洋生物来说更是一大灾难,曾经被称为“四大鱼产”的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由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大批机动渔船轮番滥捕等原因,先后出现生长型和补充型群体数量减少过度,加之现在海洋环境恶劣,目前濒临灭绝的危险。
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8名专家将围绕我国近海生态系统退化这一严峻问题,用三年时间提出抑制沿海生态环境继续退化的对策。到时也将惠及岛城附近海域。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