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山东省发改委通报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情况。经多年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产业协作、交通一体化等领域已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产业协作方面,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目前已成立全省首个海洋产业联盟(海洋生物产业联盟),全省海洋生物产业规模、海洋药物的种类和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同时,区内还正筹备成立蓝色经济区海洋装备制造产业联盟,初步建成了以青烟威为主体的船舶修造和海洋重工,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规模位居全国首位。
在产业集聚上,4个海洋经济新区建设正在快速推进。其中,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获得国务院批复,自由贸易港区试点申请上报国务院;烟台东部海洋经济新区完成五纵五横10条主要道路软基处理;潍坊滨海海洋经济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21家;威海南海经济新区的南海新港、客运站等九大重点工程加快实施。
在交通一体化方面,蓝色经济区52个在建港航项目进展顺利,上半年完成投资30亿元,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达到5.76亿吨;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山西中南部铁路、德大铁路、胶新电化等重点铁路工程年内建成通车;4个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加快推进。
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海陆污染同防同治力度不断加大,沿海企业直排海废水达标率和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水质比例均达到95%以上;海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率先开展了海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损害补偿试点,实施了威海市小石岛湾岸滩整治保护及海域资源修复等5个海洋生态综合整治项目;区域应急联动机制初步建立,山东省海洋预警综合信息网投入运行,完善了海洋灾害应急联合处置机制……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