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鉴定引发大亚湾赤潮藻类均为无毒甲藻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6:18:56 
近日,大亚湾霞涌海域再次出现海水浑浊现象,并伴有大量的泡沫。有网友问,大亚湾海域海水是否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在海里游泳是否有危险?对此,大亚湾区海洋与渔业分局解释称,大亚湾海域未出现环境污染,海水颜色异常是赤潮所致。另外,目前,大亚湾海域暂无出现大量海产品动植物死亡现象,但建议身体 过敏者暂时不要到海里游泳。
海水变浑浊涌现白色泡沫
大亚湾霞涌黄金海岸海域因为拥有天然的沙滩,也是距离陆地最近的海滩之一,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往海滩游玩。不过,近日,有游客在黄金海岸游玩时看到,海水变得异常浑浊,颜色呈现深黑色,而且,海水的表面呈现白色泡沫状的物体。
于是,有网友拍下现场图片并质疑称,大亚湾海域海水是否遭到了污染?海里的海产品动植物是否会出现大量的死亡?
前 晚,大亚湾区政府向媒体通报称,据群众反映大亚湾局部海域海水颜色发生异常的情况,大亚湾区海洋与渔业分局联合省、市、区三级海洋监测机构和区环保监测机 构在大亚湾区马鞭洲至澳头港海域开展了多次联合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海水中无石油类及苯酚类物质成分,4月11日海水中的红色赤潮藻和多纹漆沟藻数量达 3.19×106个/升,经省、市主管部门确认本次该区局部海域颜色异常事件是由红色赤潮藻引发的赤潮,目前影响海域达80平方公里,尚未达到三级赤潮预 警标准[1000平方公里以上(含)、3000平方公里以下(含)的无毒赤潮]。
已禁止渔民在该海域捕捞
另 外,据省局专家鉴定,本次赤潮因近期天气异常引起,引发赤潮藻类多为红色赤潮藻和多纹漆沟藻,均为无毒甲藻,目前海面上漂浮的黄色条带絮状物质为死亡藻 类,并非油污。通报提醒广大网民不要恐慌,但赤潮海水中浮游生物密度较大,易引起过敏,应避免直接接触赤潮海水。
此外,大亚湾区海洋与渔业分局已从4月11日起,每天以短信息形式通知该区渔民、养殖户做好赤潮防范措施,告诫渔民不要在该海域进行捕捞。接下来该部门将密切关注赤潮发展情况,并及时发布赤潮最新进展信息。
科普
“红色幽灵”赤潮
“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是海洋中某一种或某几种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海水变色,影响和危害其他海洋生物正常生存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异常现象。
赤 潮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大量涌进海洋的废水之中,除有毒物质外,有些还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要素、如氮、磷和碳等。当环境适宜的时候,海洋中的磷、 氮等营养盐和铁、锰等微量元素及一些有机化合物迅速增加,这时就出现了“富营养化”现象,赤潮生物进行爆炸性的繁殖,这些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后,就会把海水 “染”红。
回顾
惠州近年赤潮
近几年来,大亚湾海域几乎每年都会出现赤潮现象,而且,每次赤潮带来的影响也不同。
2005 年和2011年是大亚湾海域大量出现海产品死亡的两年,2005年大亚湾也发生过类似的大型海洋生物死亡的事件,一些养殖户养的生蚝出现病菌,死亡的面积 近万亩。2011年12月,大亚湾小桂湾养殖户杨广雄养的2000亩贝类几乎死掉了一半。他和另两家养殖场出现生蚝和青蚝等贝类大面积死亡现象,共计损失 超500万元。后来证实,出现贝类海产品死亡的原因很可能是赤潮所致,而非海水被污染。
去年7月,大亚湾霞涌黄金海岸再次出现大量的死鱼,后来也由大亚湾区海洋与渔业分局证实是赤潮所致。
当然,之前发生的赤潮现象,也有未出现海产品死亡的现象。例如,2003年8月,大亚湾东升村背鹅公洲至深圳坝岗湾口一带的海域出现赤潮,面积约6至7平方公里。这次赤潮没有带来鱼虾死亡现象发生。
释疑
1赤潮频发是正常现象吗?
有 网友质疑称,大亚湾近几年来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赤潮,是否赤潮现象发生频繁,也表明大亚湾海域海水水质受到了污染?对此,大亚湾区海洋与渔业分局有关负责人 介绍称,发生赤潮的原因主要是天气变化引起的,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大亚湾海域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赤潮现象,是非常正常的。“赤潮现象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具 体的时间段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另外,赤潮的发生并不能说明大亚湾海域海水受到了污染。”该负责人称。
2是否影响贝类等海产品?
那 么,此次赤潮现象持续下去,是否会对大亚湾海域海产品有影响,是否会像2011年那样有大量的贝类海产品死亡?对此,大亚湾区海洋与渔业分局有关负责人 称,从目前来看,还没有出现大亚湾鱼类、海产品死亡的现象,但是,该局工作人员已经利用监测设备对海水进行24小时监测,以防发生以上问题。
3下海游泳是否会有危险?
另 外,对于大亚湾区政府通报的“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海水”,如果下海游泳,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对此,该负责人解释称,“这并不是说,海水有毒或者海藻等海类植 物有危害,而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可能有的人身体容易过敏,此时下海游泳可能会接触到海藻等植物导致身体发痒等等。因此,我们建议皮肤过敏者不要下海 游泳。”
4赤潮能预防吗?
据省局专家鉴定,此次大亚湾赤潮因近期天气异常引起,引发赤潮藻类多为红色赤潮藻和多纹漆沟藻,均为无毒甲藻,目前海面上漂浮的黄色条带絮状物质为死亡藻类,并非油污。
据了解,赤潮的出现为自然现象,成因很复杂。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因素如光线强度、海水温度、水中营养物的水平、水流速度等的配合下,海水里的微型单细胞浮游藻类便会大量繁殖而形成红潮……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