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文艺工作者:蓝色文化给力蓝色经济区建设

来源:齐鲁晚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6:54:17 

“威海打造蓝色经济区建设,要有蓝色文化给力其发展,催生或激励其创新,文化、经济要相互泽润,交互发展。”两会期间,威海市政协常委、著名词作家曲波,从一个文艺工作者的角度谈到了威海的城市文化建设。他认为威海在发展蓝色文化方面非常有自己的底蕴和底气,因为包括威海在内的胶东地区所承载的胶东文化,和海洋有深远的历史渊源,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地理版图上看,威海本土从上古时期就属于东夷文化的属地,文化染色体先天就是蓝色的。

着墨文化进行创作

“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政协的一员,身上自然有一份主旋律的使命与担当。具体落实到文化创作领域,我将关注点和着墨点放在了古色文化(传统文化)、绿色文化和红色文化上。”两会期间,威海市政协常委、著名词作家曲波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三色文化”分别代表了三个大的题材领域,他分别进行了系统的挖掘和整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系列化创作。

在“古色文化”的创作上,曲波陆续推出了《文化中国》、《诚信中国》、《太极中国》和《中华国粹》、《中华国学》等作品。在谈及《文化中国》时,曲波特别强调,这首歌歌词中汲取了中国文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圣贤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忧患意识,以高度精炼的语言表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歌词极为精炼,每个用字极其考究。他要通过短短一首歌,来承载弘扬中国文化五千年灿烂的文明。

“绿色文化”的歌词创作中,曲波用歌词呼唤生态环境建设,呼吁人们增强环保意识,健康生活,以及通过呼唤快乐休闲的体育增强人们的幸福感。他为第三届亚沙会创作的会歌《快乐在一起》、主题歌《碧海金沙》等就是这类的代表作。

据统计,擅长重大题材创作的曲波,迄今为止创作出的主旋律歌词已达300多首,《中国娃》、《中国鼓》、《中国兵》、《和谐中国》、《领航中国》(与李富胜合作)、《茶香中国》等等脍炙人口。

找准定位领飞发展

“作为政协的一员,作为一位文艺创作者,我觉得威海首先要找准自己的文化定位。”曲波举例说,大家一提到动感之都,就知道香港。以周边城市大连为例,文化定位为浪漫之都,主题都非常明确。然而,当提到威海,这个城市的文化特质,你却很难能用一句话或者一个关键词概括。看似是概括城市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语,但这却是城市文化事业或文化产业等系统工程的着眼点、着力点和出发点。

“就象高考写作文,最基本的一个要求就是紧扣主题。”曲波进一步解释道:“如果跑题了,即使词藻再华丽、构思再巧妙,那也是不及格。如果方向正确,那么努力越多,收获越大;反之,如果方向错误,努力越多,只能是南辕北辙,离成功越来越远”。因此他希望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在挖掘梳理创作弘扬蓝色文化上,也能率先破题,并一路领飞。

输出文化 给力建设

国际上有一种说法,一流国家输出文化,二流国家输出人才,三流国家输出产品。曲波认为这种说法同样适用于城市建设。曲波认为,威海要打造蓝色经济区建设,必须要有蓝色文化作为支撑。威海要有蓝色文化支撑其发展,催生或激励其创新,文化、经济要相互泽润,交互发展。曲波认为包括威海在内的胶东地区非常有底气。因为胶东文化和海洋有历史渊源,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地理版图上看,威海本土从上古时期就属于东夷文化的属地,文化染色体先天就是蓝色的……
查看全文: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204/20120420/news_20120420_1894204.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