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多措并举积极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先行区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5-20 16:55:21 

1月14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后,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青岛市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试点方案贯彻落实工作。
一、迅速行动深入贯彻落实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动员大会部署
一是深入学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批复精神,按照动员大会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纲要》;二是组织召开全市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部署会议,对试点任务及实施方案编制工作进行了细密部署;三是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对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试点方案涉及青岛市内容进行责任分解,并根据各单位提报初步方案,着手编制青岛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四是组织开展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专题培训班,对各成员单位、驻青科研院所、重要企业的分管领导和全体联络员进行集中培训,深入学习全省动员大会精神,全面领会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试点方案工作内容;五是筹备蓝色论坛和博览会,按照省领导指示精神,启动了2011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策划工作,初步拟定了工作方案,获得了国家海洋局对青岛市举办“2011年中国海洋博览会”的支持,并初步形成了《2011中国海洋博览会初步策划方案》;六是青岛市蓝色办会同市委考核办,将蓝色经济区建设纳入全市统一考核体系,研究提出了具体考核指标;七是围绕试点方案的编制,研究提出了中日韩自由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海陆统筹管理新模式等重点研究课题和《丁字湾新城产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目前正组织落实;八是加快推进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基金筹建工作,基金总规模100亿元人民币,目前已与国家开发银行达成合作协议,正在推动落实启动项目,近期将举行签约仪式;九是筛选组织一批重大项目,参加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恳谈暨项目推介会,推介项目34个,签约项目5个。十是组建部门区市、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三支联络员队伍,形成了协调联动机制。
二、进一步明确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目标思路和空间布局
一是确定了建设蓝色经济核心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青岛市将按照“海陆统筹、科技带动、集聚发展、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大力培育海洋新兴和高端产业,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开展蓝色经济区建设模式先行试验。到“十二五”末,将青岛基本建设成为我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聚集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带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
二是规划了“一带、五区、多支撑点”的蓝色经济空间布局。青岛市明确提出了构筑的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总体格局。“一带”:积极培育形成以环胶州湾区域为中心、以胶州湾东西两翼为新增长极的“一湾两翼”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布局,建设以港口物流、现代渔业、临海工业、滨海旅游、海洋生物、海水利用等特色经济为支撑的蓝色经济聚集带。“五区”:重点推动董家口港口及临港产业区、胶州湾西海岸经济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区、鳌山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示范区五个功能带动区建设,成为带动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强大引擎。“多支撑点”:就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建设一批现代渔业、滨海商务旅游度假、港口物流、现代装备制造、海岛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与能源开发、科普教育等各具特色的聚集区,推动产业集中布局、集约发展,形成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的多点支撑。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大力培育壮大海洋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按照“优化一产、突破二产、提升三产”的发展思路,围绕建设“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海洋渔业、现代海洋制造业、现代海洋服务业”四大基地,重点发展以现代港口物流、滨海旅游、海上体育、海洋文化创意为主导的现代海洋服务业,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和国际物流中心。做大做强以现代海洋工程装备、海洋仪器仪表、海水利用、海洋生物、海洋新能源利用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一流的海洋生物研发和产业中心、综合性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级海洋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发展以标准化养殖、渔业资源修复为主体的现代渔业,建设国家海水养殖优良种质研发中心、国家级出口海产品安全示范区和海洋牧场示范区。
(二)强化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快推进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海洋科考船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建设青岛国家海洋技术交易服务与推广中心和若干海洋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实施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推动建设海洋方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加快海洋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强化海洋学科建设,提升驻青院所科研机构研发水平,发展海洋职业教育,打造国际海洋科技教育人才中心。
(三)全面推进重点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提高蓝色经济区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力。加快推进董家口港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物流、临港产业加快发展。发挥保税港区辐射带动作用,探索建设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实施高新区产业发展倍增计划,着力构建区域创新创业、投资服务和公共事业运营体系。加快推进青岛中德生态园建设。确保海底隧道、跨海大桥上半年建成通车,推进青荣、青连、海青铁路、铁路北站和地铁建设,规划建设邮轮母港,做好青岛机场迁建工作,高起点推进七区统筹发展。推进与周边区域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双融合,努力形成各城市间互补、错位、特色发展的新格局。
(四)加强海洋生态环保建设,进一步促进蓝色经济区持续健康发展。加大环湾区域污染整治和生态防护力度,加快各类海洋保护区建设,开展海岸带综合整治。完善环湾污水处理厂配套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流域污染治理、老工业区污染治理。实施“绿肾工程”,保护与恢复胶州湾生态湿地功能。完善以胶州湾水质监测为重点的环境监测网络和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修编海洋功能区划,建设董家口、丁字湾集中集约用海片区。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反应机制,增强海洋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五)积极融入半岛城市群的协同与合作,共同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一是在蓝色经济区建设和产业布局规划方面,力求与各城市做到功能互补,错位竞争,特色发展;二是在产业融合方面,加强产业分工与协作,建设跨区域的特色产业基地,加快港口对接,形成半岛港口群的联合优势。三是在海洋科技方面,加强与半岛高校、企业海洋科技交流和联合攻关,共建海洋产业项目,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推动海洋科技人才合理流动和有效集聚。四是在海洋生态方面,建立完善环境保护合作机制,加强沟通和交流,共同推动碧海行动计划,做好海洋生态保护……查看全文:http://www.sdlb.gov.cn/art/2011/3/14/art_535_30221.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