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蓝色经济区:滨州今年计划投资超千亿元
滨州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六个翻番”目标有科学依据,完全能够实现 年内计划投资1090亿元,投资仍是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主持人:发改委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协调部门,您能不能向网友介绍一下201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杨光军:2011年,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7亿元,增长12%。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总产309万吨,增长4.6%。工业经济平稳运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92%。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667亿元,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健康稳定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0亿元,增长23.8%。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投资占规模以上投资的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对外贸易增长较快,完成进出口总额66.93亿美元,增长31.34%。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5.75亿元,增长17.3%。特别令人欣喜的是,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0亿元,增长25.75%。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2540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8744元,分别增长14.5%和21.5%。
“六个翻番”目标有科学依据,完全能够实现
网友“黄河人”:张光峰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落实好市第八次党代会制定的到2016年实现“六个翻番”的目标,具体内容包括哪些?这些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吗?
杨光军:“六个翻番”主要是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值六项指标,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到2016年实现翻番。“六个翻番”是一个系统的目标体系,既有总量目标又有单项要求;既有经济目标又有民生指标。地区生产总值“翻番”的目标体现了我市追赶超越的战略要求,是建设生态、美丽、幸福新滨州的基础条件;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的目标体现了以民为本的发展理念,是保障改善民生、发展惠及百姓的根本保证;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值“翻番”的目标是拉动我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发展、富民强市的支撑要素。
市委、市政府确定“六个翻番”目标是有科学依据的,也是完全能够实现的。从全市“十一五”计划执行情况看,六项指标的年均增速均在13%以上。从2011年计划执行情况看,六项指标的增长速度都在12%以上。从今年计划制定初步意见看,各项指标增速也都在12%以上,最高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2%。从全市发展的支撑条件看,未来五年全市将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这些项目将为我市投资较快增长提供强力支撑。同时,随着转调的不断深化,产业竞争力将逐步增强,特别是随着“十二五”规划的持续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加快推进,我市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展,发展后劲将进一步增强。经过五年的努力,“六个翻番”的宏伟目标、“提前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再造一个新滨州”的美好愿景,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年内计划投资1090亿元,投资仍是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网友:《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的预期增幅确定为22%,这样的安排依据是什么?能否顺利完成?
杨光军:从目前我市情况看,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率50.9%、消费率39.8%、净出口率9.3%。投资仍然是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合理的投资增幅是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必要保障。据调度,今年全市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703个,年内计划投资1090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34个,年内计划投资385亿元;续建项目469个,年内计划投资705亿元。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将为我市今年投资较快增长提供有力保证。
市发改委将突出三个关键环节,以项目的加快建设确保投资健康快速增长,确保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以上。一是抓好项目策划储备。准确把握上级政策导向和投入重点,紧紧围绕重大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高效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策划储备一批高端项目,超前帮助企业做好项目的可研报告、选址意见、节能环评等各项前期工作,把更多“生项目”做成“熟项目”。二是抓好项目申报争取。今年,国家发改委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4026亿元,重点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农”建设、重大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公检法司基础设施等领域。我们将会同有关县区和专业部门,紧紧围绕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筛选论证一批对路项目,积极申报争取,层层跟踪协调,确保今年争取上级无偿资金7亿元,力争达到8亿元。三是抓好项目管理推进。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布局,着眼于上中下游的产业配套,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实施一批惠当今、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构筑发展载体,夯实跨越支撑。加强重大项目的管理推进,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如期开工、竣工、投产、发挥效益。及早谋划筛选好今年的省、市重点项目,积极做好省重点建设项目的争取工作,力争更多的项目纳入省级重点范围,为项目建设争取政策支持。继续深化与大型企业集团的战略合作,利用大企业集团的资金优势,加快推进我市铁路、公路、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合作项目建设。继续组织好一系列重大招商经贸洽谈活动,通过活动吸引大量市外资金、技术等支撑要素,助推我市投资健康快速增长。
我市将制定措施引导各县区突出特色、差异发展
网友“实事求是”: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县域经济已经进入了以市为单位整体推进的关键阶段,请问我市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有什么思路和举措?
杨光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实施了“黄河三角洲开发”、“林水会战”、“渡河战役”、“科学发展观现场观摩”、“生态文明村创建”等一系列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有力推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邹平县连续8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博兴县也跨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行列。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县域企业达到10家,邹平县魏桥创业集团有望进入世界前五百强。但同时,我们也面临县域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南北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春节前,我们邀请省发改委领导来滨州,作了一个县域经济发展的专题报告;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春节后,我们与财政局组成了联合调研组,到湖南长沙县和四川双流县学习考察了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下一步,我们还将到各县区进行实地调研,进一步了解各县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尽快研究起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制定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确定区域功能和产业定位,引导各县区突出特色、差异发展。
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群众用药更便宜
网友:三年医改五项重点任务已基本完成,我市医改工作主要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效?
杨光军:三年来,全市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26.32亿元,圆满完成了三年五项医改任务,达到了“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医疗机构增活力”的目的。
一是实现全民医保,百姓看病能报销。全市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参保率都超过了98%,新农合参合率达到了100%。三项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均达到了70%,全部实现了统筹区域内医疗费用即时结算。
二是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群众用药更实惠。全市86处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纳入省统一规划的村卫生室,按进价实行零差率销售,实施机构药品价格平均下降37%,门诊和住院次均药费分别下降26.8%和26.9%,群众累计受益6589万元。不合理的用药习惯也逐步得到改变,基层机构静脉注射同比下降8.8%,门诊激素类和抗生素类药物使用率同比分别下降28.6%和16%。同时,还对全市86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综合改革。通过竞岗,职工人数由改革前的4485人减少到3337人,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数比例达到了92%,同时对未聘用的1148名人员进行了妥善分流安置。综合改革后,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效率以及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是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群众就近看病更方便。三年来,累计完成了28个中央扶持的县乡医疗机构、7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1287个村卫生室的建设改造。全市81所医疗机构与59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长期对口帮扶关系,培训各类卫生人员26900人次,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健全。
四是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惠及城乡千家万户。以免费或补贴形式向群众提供10项基本和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达到82%,超过省标准32个百分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部完成,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完成量居全省首位……
查看全文: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202/20120229/news_20120229_18237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