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鱼少油贵渔船“歇业”海鲜价格上涨
本是渔船出海捕捞的时节,但受燃油价格上涨、近海鱼类资源少、大风降温、用工紧张等因素困扰,山东省威海市不少渔船目前仍在“歇业”。渔船不出海,引发了相关行业连锁反应,也带动了海鲜价格波动。记者从威海市区顺河街水产品市场了解到,3月份威海市海鲜价格继续上涨八成渔船未出海作业
5日,记者在威海中心渔港看到,许多渔船整齐地停靠在岸边。据渔民介绍,渔船不出海有多种原因,最主要的是燃油价格上涨,近海鱼类资源减少,大多数船主担心出一次海连成本都赚不回来。另外,我市渔船船员多以外地务工人员为主,渔船不出海,效益不好,多数外地船员另找工作,而很多新手又不适应海上作业,船东不敢用,导致海上捕捞用工日趋紧张。据多名船主表示,现在要出海作业,船员工资、燃油等成本费用要超过捕捞带来的收益。
5日下午,一名渔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船员工资现在每月5000元左右,比去年同期增加约1000元;出海一次,燃油费用比去年同期多千元左右。“物价上涨,生活用品的费用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不少,所以现在大多数渔船不敢轻易出海作业。”这名渔民说。
据渔港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前段时间还有个别渔船出海,大多数渔船在码头停靠。而近日受天气等原因影响,几乎没有渔船出海。“往年过了农历正月十五,大多数渔船相继出海,今年与往年相比,出海日期迟延了两个月,并且还有可能继续延期下去。”这名工作人员说。
环翠区海洋与渔业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燃油价格上涨对渔业生产造成了很大压力,2010年初柴油价格为每吨6400元,2011年变为7500元,2012年则达到8500元,涨势迅猛。以该区的拖网渔业为例,燃油成本已占到捕捞生产总成本的70%以上。据这名工作人员介绍,小马力渔船于去年12月下旬停港休整,至今80%以上的渔船没有出海作业。
休船导致相关行业连锁反应
渔船不出海,带来了相关行业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首先是海鲜运输业基本停工。记者了解到,往北京、江苏、浙江等地发运冰鲜渔货的专业运输车队,由于捕捞渔业停产,多数在家待命。据往江苏运输海鲜的王永利介绍,从1月至今,他只跑了两趟江苏,其余时间一直歇业在家。据王永利介绍,他的一些同行除了个别人转行,大多数处于“失业”中,他们都盼望着渔船早日出海作业。
5日,记者了解到,我市部分制冰加工厂以及冷库、冷藏厂处于半开工半歇工状态。据市区一家制冰厂工作人员刘先生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冰块需求量大幅度减少。除一些海鲜商贩、饭店等少量需求冰块外,大量需求冰块的客户较往年减少一半。
渔船不出海作业,一些冷藏厂也出现无货可存的现象。据石岛一家冷藏厂的工作人员介绍,本地海鲜大量减少,所以出现仓库无货物……
查看原文:http://www.lhlqw.com/2012-04/06/content_25020578.htm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