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烟台破浪前行 产业成群海洋经济迈向高端
建设中的西港区已见规模。
■烟台蓝区建设的突破点,在集中力量、打造亮点。“一极领先、多极崛起”的发展战略,由此成为我市打造蓝色经济领军城市的实现路径。
■全市909公里海岸线上,“四区一岛”开发全面展开,在建和储备海洋经济项目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其中过10亿元大项目39个。
■年内,总投资21亿元、总建筑面积31.8万平米的海洋产权交易中心、海洋经济总部基地、海洋创业服务大厦等三座大厦将全部主体封顶。
烟台,因海而生,以港而兴。当跨越发展的风帆再度扬起,海洋就又一次成为起航的锚地、追梦的平台。
坚持“一极领先、多极崛起”,大力度释放、大面积扩展蓝区建设综合效应———被赋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骨干城市地位的烟台,正在“全域建设蓝色经济区”的视野和思路指导下,实现着发展格局的重塑与整体实力的跃升。
优势板块全线突破蓝区框架初步拉开
机遇决定一座城市的未来,同样也考验决策者把握机遇的智慧和决心。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烟台从国家战略的“旁观者”变为主要承担者。如何抓好、用好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市委、市政府提出,既要重点突破,以“龙头”区域领先崛起,又要整体推进,以转型高端带动全局发展,精心打造蓝色经济增长极。
烟台蓝区建设的突破点,在集中力量、打造亮点。“一极领先、多极崛起”的发展战略,由此成为我市打造蓝色经济领军城市的实现路径。“一极领先”,剑指蓝区建设“一号工程”东部新区。这片被寄予厚望的土地,横跨牟平区、高新区、莱山区、芝罘区、保税港区和金山港区,被视为烟台蓝色崛起的“龙头”。如今,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发展资源,正向这里汇聚。
北部的龙口湾,“先进制造”高地。开发区至招远的沿海北部区域,汽车、现代化工、铝材、海洋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数千亿级产业基地加速形成。龙口湾集中集约用海完成工程填方量3780万方,完成各类投资12.5亿元;蓬莱西海岸文化新区项目开工建设……烟台最具优势、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正开始激动人心的再造。西部的莱州湾,“高效生态”沃土。坐拥“蓝”、“黄”两大国家级战略叠加优势,莱州规划起100平方公里的滨海重点开发区域,建设南北两个起步区。目前莱州临港产业区发展规划已通过省专家评审。莱州港2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10万吨级航道工程的上马工作加紧推进。
南部的丁字湾,文化旅游集聚地。截至目前,海阳滨海路供水管网已开始供水,中龙影视文化产业园,填海工程完成填海面积1500余亩,碧桂园十里金滩、东方海洋龙栖城等项目加快推进。莱阳丁字湾度假区完成投资10.6亿元,21个在建项目均按计划顺利推进。
长岛休闲度假岛,发展规划成为第一个获省批复的县级规划。以生态渔业、文化产业、海洋新能源为支撑的“1+3”海洋优势产业格局,将极力打造代表中国海岛品质的休闲度假胜地。
目前,全市909公里海岸线上,“四区一岛”开发……
查看原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3-07/26/c_116696806.htm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